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金鳞开章节目录 > 六六三 无欲常教心似水(3)

六六三 无欲常教心似水(3)

金鳞开作者:美味罗宋汤 2018-09-30 05:16
    “先生看过朕的书么?”朱慈烺问道。

    刘宗周心中腾起一股凛然正气,抱着“文死谏”的心态答道:“陛下博学通达,蔚然大观,可惜终究涉猎也博,精深不足。以陛下资质若是专心义理,用功不缀,虽古贤人未能及也。”

    “先生客气了。”朱慈烺问道:“朕知道天下人不能只学杂学术数,但也不能所有读书人都只学大学义理。朕只想问一句,先生的抱负可是让天下人结为尧舜?”

    在朱慈烺前世因为著名的百年国耻,在华夏子民的心中留下了极深创痕。因为这道心理创痕久久不能痊愈,所以就需要有人背黑锅。适逢五四干将们需要铲除人们脑中的故有伦理,好为全盘西化腾地方,所以孔丘就是最好的人选,儒学也就成了腐烂不堪裹尸布。

    朱慈烺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前后两世对于“哲学”这种上层建筑都是不感冒的。对于前世而言,不懂哲学并不影响他带领团队创造盈利,但是对于一个国家领导者来说,对待哲学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在放在朱慈烺面前的只有一个选项:儒学。

    中国哲学到了明代,诸子百家早就没有了传承,一切能够被利用的思想也都被吸纳进了儒学大门。朱慈烺最多能做的只是在儒学内部进行选择,关学晋学阳明心学……以及心学之中的诸多流派。

    以朱慈烺看来,这些儒学流派差异虽大,但对自己的新明朝建设都没有明显阻碍,无所谓让哪一派成为显学。

    唯一的问题在于儒学对世俗大众的态度。

    如果说儒学最大的问题,那就在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生们自己不希望成为“愚者”“小人”。所以就不愿让别人成为“愚者”“小人”,恨不得天下人都成为尧舜。

    这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很霸道。

    首先,定义君子小人贤与不肖标准的人是他们。其次。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个自然人生活环境和阅历决定的,妄加以道德裁判。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最后,自然界有各种飞禽走兽,机器里有大小零件,这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为什么到了人类社会就得各个都是圣贤君子呢?

    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使得儒学昌盛之后,与其说是在选择能力强的人当官,不如说是选择“政治合格”的人当官。事实证明,史上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未必都能成为合格的事务性官员。

    刘宗周虽然不精通官场语言,但这个问题也可以算是一个哲学问题。他脑中思辨片刻。道:“若是王化盛行,天下大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