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复国章节目录 > 第230章 奉旨游玩

第230章 奉旨游玩(2/2)

复国作者:小桥老树 2020-01-15 16:33
抟道长悟得《无极图》之奥妙,他说在显德年间,大林朝政将有一次大变,至于如何变化,他没说,我不知。我是大林皇亲,又手握重兵,得有所准备。”侯云策加重语气道:“陈抟道长乃世外高人,所言极准,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番话,是侯云策在回大梁路上想出了借口,否则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

    侯云策之话让赵英心中猛地一跳,脸色变得异常苍白。她在心中默想了一会,突然想起一事,道:“贝州之时,郎君不过是低级军官,为何陈抟道长要将此事告诉于郎君。”

    “据陈抟道长说,当日我们过贝州之时,他正在推演《无极图》,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颗亮星,将天象完全改变。”侯云策见赵英眼神仍然极为迷惘,又道:“我现在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防备这一天的到来。”

    侯云策回到大梁以后,赵英一直在诉相思之苦,今日是第一次谈正事,赵英没有料到,谈话内容是如此心惊。大梁侯府占地数十亩,主院是一个封闭的院落,没有吩咐,任何人都不能进来,犹是如此,远处响起一声爆竹地脆响,还是把赵英吓了一大跳。赵英把头靠在侯云策肩膀上,幽幽地道:“俗语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小英愿和郎君同生共死。”

    这时,门外传来几声有节奏地敲门声,侯云策和赵英对视一眼,侯云策道:“这是封沙敲门的节奏,定然有大人物到了府上。如我猜得没错,要么是东京留守王大人,要么是大内都点检张大人。”

    来人正是东京留守王朴和大内都点检张美。王朴是侯云策老朋友了,稍作寒暄,王朴便详报南线军情。

    张美长了一张大圆脸,他的正式职务是判三司,三司即盐铁、户部、度支,判三司相当于财政大臣,等到王朴说完,紧接着道:“从去年十一月我军南下以来,耗费颇巨。现在敌军拒守楚州,我军粮草也告危机,需要从各地官仓调运粮草,请侯相定夺。”

    侯云策接替李谷了任宰相之职,办公机构应在中书门下,按大林惯例,应由范质、王薄、魏仁辅、侯云策在中书门下集体办公。

    大武年间,为了防止首席宰相专权。均衡宰相之间的权力,实行了宰相轮流执笔制度,此制度最早在大武代实行,大武灭后被破坏,各朝均实行首席宰相制度,林荣称帝后,恢复了宰相轮流执笔制度。

    此次林荣亲征,范质、王薄两位宰相等均跟随在林荣身边。魏仁辅带兵北下定州,防御契丹军趁南线大战之机奔袭中原,侯云策就成为在大梁的唯一一位宰相,不过,枢密使、判三司皆为天子重臣。手握实权,王朴又为陛下亲定的东京留守,侯云策虽然位列宰相,在大梁城内却并没有决定权。

    王朴、张美两人到侯府拜访,礼节性意义远远大过实际含义。

    侯云策自是明了自已的处境,并没有说具体地意见,笼统地道:“南唐不过是疥癣之疾,两位大人不必过虑,若在下所料不错,战事很快就会见分晓。”

    果然,王朴没有深究其意,顾自道:“陛下车驾出大梁之时,曾对臣谈道,侯相在西北征战数年,今日回大梁,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尽享天伦之乐。”

    侯云策心道:谈军情是假,王枢密使最后之话才是今天来访地真实意义。如此情形,只有奉旨在大梁城内吃喝玩乐。否则定然吃不了兜着走。嘴上却道:“多谢陛下厚爱,不过。陛下浴血奋战,臣下却优哉游哉,实在难以心安。”

    三人对谈一阵,王朴、张美告辞而去。

    回到内院,侯云策摸着下巴,在院中站了好一会,简单把两人来访之事对赵英讲了讲,道:“现在我是奉旨玩乐,就要玩出水平来,即不能有失宰相的风范,又要玩得让大家都知道,不知娘子有何建议。”

    赵英轻笑道:“要想声色犬马,那容易得紧。今日到醉八仙去包一桌,好好去吃一顿。”

    醉八仙酒楼是大梁城内最好的六间酒楼之一,赵英特意在醉八仙定席,正有帮助夫君奉旨玩乐,并且让大家都知道。

    虽说新春刚过,南线激战正酣,但是,大梁城内依然一片莺歌燕舞,文臣武将们都陶醉于美酒美色之中,醉八仙里座无虚席。一名青衣大汉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醉八仙,青衣大汉气度沉稳,顾昐间自有一顾威势,数名随从满脸精悍之色。青衣大汉正是侯云策,随从则是封沙、陈猛、罗青松、林中虎。

    侯云策在大梁官场名声极大,只是由于常年征战边关,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一身素服出现在醉八仙时,没有人认出这就是新任宰相。

    侯云策一行进入酒家不久,这才发现醉八仙楼上房间全部被订完,侯云策也不介意,就坐在一楼的大堂之上。

    几位带刀男子进入了醉八仙酒楼,一个胖汉进门之后就把柜台擂得通通直响,大呼:“杨三,出来。”

    杨掌柜对这几人恨之入骨,却不敢怠慢他们,急急忙忙出来陪笑脸。

    胖汉横蛮地道:“把三楼的望星阁准备好,备上几个拿手好菜。”

    杨掌柜点头哈腰地道:“杨大人,实在不巧,翰林院几个大人正在望星阁饮酒。”

    杨通进了内房,一把揪住杨掌柜地衣领,斥道:“杨三,为何怠慢于我,快把那几个酸丁赶走。”

    杨三愁眉苦脸地道:“杨大人是醉八仙的衣食父母,小人如何敢怠慢,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不过,翰林院几个大人已经动席,没有半途让人走的道理。”

    杨通劈掌给了杨三一个耳光,骂道:“真是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我听说有巨盗在醉八仙饮酒,特来搜查。”又对一名手下道:“把杨三带回去细细拷问。”

    杨三脸上出现了几个手指印,无奈之下,他哭丧着脸,转身上楼。不一会,杨三又灰溜溜地下来了,道:“李大人不肯相让。”

    来人杨通是大梁府城北尉,他虽然蛮横,却也不是无智之人,虽说看不起翰林院酸丁,可也不敢当真去动粗,就对杨三道:“算我晦气,那我到桃源楼去吃酒,这来回的车马费用,就算在你的头上,一共十贯通宝,快快拿来。”

    侯云策冷冷地看着杨通表演,准备借机惹事。谁知,他还没有动手,另有一人猛拍桌子,道:“京师重地,竟然看到如此强盗行迹,杨通,你一个小小的城北尉,居然如此作威作福,难道当真没有王法吗?”

    杨通扭头一看,此人也是街坊邻居,不过素来看不起自己,骂道:“王珏,你一个小小的军器监小吏,敢来阻我捉贼,活得不耐烦了。”

    (第二百三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