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枪章节目录 >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二次救太原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二次救太原

大宋第一枪作者:话千秋 2019-07-08 17:29
    “李大人真是客气了,小子愧不敢当!”高宠连忙低头谦逊。

    “高宠,和西夏议和可有什么障碍没有?如果有为难的地方尽管告诉我,我能帮忙的,一定帮忙!”

    高宠和曲端相视而笑,本来还想不出解决粮食的办法,这不就有人来给撑腰了!谅他一个席贡也不敢不给吏部侍郎的面子。

    “多谢大人相助,现在其他的我们都可以自己应付,不过大战过后庄稼凋零,唯有粮草不足,希望大人能够帮忙解决一下。”

    李若水一愣道:“这个你们找席贡大人不就可以了?”随后他看到了曲端,想起二人之间的种种传言笑道:“好!这件事情不用管了,我去找一下席大人。”

    “多谢李大人帮忙!”高宠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宣旨之后李若水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在西安州巡逻了一趟。曲端也很痛快的将镇戎军交给了高宠,自己几乎是孤身去就任泾原路的经略使。

    布政使和经略使一个管民,一个管兵,是泾原路的二号人物,说起来镇戎军也在他的麾下,曲端现在也是实打实的一路大员了。

    西安州刚刚收复,高宠忙的一塌糊涂,李若水看着他和西夏在交换俘虏,然后安置众人,分配土地,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

    西安州毕竟是边塞,刚刚收复回来,一切还使用军事化的管理,而且所有西安州15到45的青年男子都要参军。现在已经过了种田的季节,高宠命令所有西安州的人都要到官府接收劳役,然后换取粮食。

    哪怕是妇女,老幼也不例外,都被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劳役,哪怕是洗衣服,挖野菜,搬运沙土,都能够换到粮食。

    李若水感觉到西安州像一个庞然大物,浑身都动了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的反应速度可比大宋的朝廷强了太多太多了。

    大宋朝的响应速度如果都有这么快,朝廷的运作都能这么统一、高效,又何愁贼掳不灭?官家是一个有为的明君,我将这个推荐给他,一定能够让大宋换发青春。

    李若水带着一腔的感慨,还有美好的向往,匆匆的和高宠告辞,起身回了开封。

    高宠的事情终于少了一些,他赶紧写了一封书信给家里报了平安。

    现在的真定已经有些慌乱,没有了高宠这么多大将就像是没有了主心骨,也幸亏李氏足够沉稳,亲自站出来维持了神卫军的稳定。

    这时高宠的书信送了回来,也让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李氏当即决定通传全军,并且大肆的庆贺,祝贺高宠荣升西安州知州,权知军国事,镇戎军经略使。

    三军达到了这个消息莫不欢腾,形势也是很快的安定下来。现在中山府一直被金人围困,刘子羽一直在真定招兵买马整顿城防。武贤也组织了一队骑兵,不断地在敌后不住地骚扰,让金人一直不能投入全部的兵力去攻城,战斗陷入了相持。

    很快时间就已经到了靖康二年的7月,太原被围也已经200多天了。虽然经过短暂的恢复,不过还没有补充好,就又被敌人围了起来。

    城内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张孝纯和王禀率太原军民坚守,自春初至夏、又从夏又至秋末,金兵前后九次攻城,九次都被王禀击退。但终不见朝廷援兵,也不见粮食接济,城中存粮断绝,守军饥饿得有扶不住兵器的。

    城中牛马驴骡全部食尽,后又将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用大火炖煮充饥。城中所有树上的绿叶,粮库中的糠皮全部被吃光,逐渐连树皮草茭也作为口粮。

    一日,王禀命部下宰杀自己战马为守城军民充饥,卫士们劝阻说:“大人每日驰驱,无坐骑,如何迎敌。”

    王禀仰天长叹:“守不住并州城,我纵有万贯家产,又复何用。将它拉下去杀了吧!”

    战马能吃多长时间?未几日,城中马匹及马鞍上的皮革都被食尽。

    赵桓也知道太原的重要性,他再次组织宋军救援太原。

    宋朝中央政府对太原的第二次救援可谓气势汹汹,他头一道命令给了在京城的刘韐,命他为河东宣抚使屯辽州。还有驻屯于沁县的解潜部,驻屯于文水的折可求、张思政部,驻屯于南北关的范琼部,计划以兵分数路的优势兵力围歼完颜娄室和银术可孤军深入的疲敝之师。

    想当年深得宋徽宗宠幸的宦官童贯,手中都有数万人的亲军,但是赵桓还比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