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都市言情 > 有一种信仰叫足球章节目录 > 第642章 战德国(三)

第642章 战德国(三)(2/2)

有一种信仰叫足球作者:刺客柔情 2019-07-30 19:55
术之后,勒夫重点和后防线的几名球员谈了谈,当然重点还是放在李乔身上,李乔就像威尔士的贝尔一样,是一个人可以决定整场比赛的那种球员。

    如果让李乔自由获得一分钟,他就有可能改变整场比赛的结果,所以勒夫把盯防李乔放在全队最重要的位置。

    但德国队就像一辆战车一样,勒夫制定了防守李乔,但还是要依靠整体防守,这也是德国足球的特点。

    下半场开始之后,双方都没有换人,斯坦是无人可换,德国队是不需要换人。

    出人意料的是下半场首先发动进攻的竟然是中国队,这是德国队后场的一次传球失误,球到了林志坚脚下,林志坚带球以后没有选择传球,因为这次反击很快,李乔和丁牧还在林志坚的后面。

    那林志坚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自己突破,首先遇到的就是胡梅尔斯,林志坚做了几个假动作,但胡梅尔斯不吃。

    最后林志坚看了看球门,直接抽射,原本是仓促的一脚射门,但没想到阴差阳错,打的诺伊尔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射门很突然,力量又很大,诺伊尔用手托了一下,还好中国队没有球员跟上补射,否则就是一个大大的空门。

    这一下把看台上的德国球迷吓出一身冷汗,勒夫也在替补席上打了一下旁边的座位。

    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后悔当年没有把林志坚招进国家队,最后被斯坦捷足先登了。

    很快,德国队的进攻就来了,还是赫克托,他在左路助攻很猛,但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

    斯坦早看出来了,格策呢?

    上半场格策就像消失了一样,可他是今天德国队的首发左边前卫啊。

    赫克托的助攻和拉姆不一样,拉姆是配合边前卫,而赫克托毕竟年轻,他是把自己当边前卫。

    这样一来,他无形中就压制了自己的队友格策。

    勒夫其实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赫克托太犀利,不仅是对于对手,也是对于自己的队友。

    但一方面赫克托此前立过功,更重要的是现在德国队也很难找出拉姆那样成熟的边后卫。

    赫克托过掉陈非之后起脚传中,球传大了,他身后的格策摊开手,非常不满。

    这球如果赫克托可以回传,那格策可以直接从中国队的禁区肋部切进去。

    格策这名球员,上届世界杯帮助德国绝杀阿根廷的就是他,但自从那之后,格策的状态一直不温不火的。

    虽然争议很大,世界杯之前,勒夫还是坚决召入格策,原因很复杂,但上届世界杯的美好回忆肯定是其中一个原因。

    克洛泽离开国家队之后,德国队缺少一个可以一头砸开对方后防线的球员,穆勒显然不是这样的人,穆勒就像禁区里的杀手,他需要同伴给他传球,他才能一击致命。

    其实下半场之后,穆勒就不再顶在禁区里了,现在德国队的阵型是最著名的无锋阵。

    说是无锋,但其实格策和穆勒都可以打前锋,只不过是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专职的前锋。

    其实现在的中国队,传统的套路已经不怕了,虽然德国队速度很快很快,但中国队的两个边路也很快,赫克托可以突破陈非,但陈非也总是可以在最后一刻放铲。

    但德国队有一招,中国队是不适应的,那就是换位!!

    下半场开始,除了罗伊斯之外,厄齐尔,穆勒,格策开始频繁的换位,这样一来,中国队盯人就很难。

    上一刻可能周盾还在盯防穆勒,但下一刻他就必须盯防格策了,而再过一会,他又要盯防厄齐尔了。

    你可能会说,这么简单,那为什么其他球队不会啊。

    那是因为频繁的换位阵型容易乱,搞不好是东施效颦,但德国队可以,前场几个人换位之后,阵型还是标准的4231,从高处看,根本感觉不到德国队有人在换位,这是本事!

    频繁换位对中国队后防线的影响有多大?

    打个比方,如果你早上学英语,下午学法语,晚上学西班牙语,最后你可能脑子里只剩浆糊。

    对于中国队的后卫来说也是这样,德国队频繁换位让中国防守球员根本没办法人盯人。

    而搅乱中国队的防线之后,德国队就好办了,利用中国队防守的一次混乱,厄齐尔传球给罗伊斯,迅速拉开了阵型。

    中国队的防线来不及重新布置,左路露出一个防守空当,而罗伊斯这次不传中,直接内切。

    小火箭疯起来的威力是很强大。

    眼看罗伊斯切进去了,戚冰不顾一切冲上去,他这点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