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宣和画卷章节目录 > 第五十四章 东京米贵,居大不易

第五十四章 东京米贵,居大不易

宣和画卷作者:一只文儿 2018-10-01 21:54
    自徽宗执政以来,画院、书院与历朝历代的地位相比,明显提升起来。

    论其中缘由,自然是因为徽宗这个书画皇帝对于艺术品的分外重视。

    徽宗自己就是一个艺术领域的全才加天才,被誉为“当世第一人”毫无问题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拥有十分强大的预见性眼光。

    他搜罗天下的名家字画,命在画院、书院任职的人们为之保存。而且不单单是保存,还要临仿留存、编辑成册,这就是一直流传到了后世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了。

    这两本书成书于宣和年间,可以说是整个宫廷藏本的目录,又不单单是目录。两本书中还带着许许多多的点评与论点,整个北宋年间宫廷书画派别的鉴赏目光,以及对书画技巧的评判,全都蕴含在其中。

    对于后世研究前人书画的人来说,这两本几乎是圣经一般的存在。

    而这些书自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真正的执行编纂者,就是类似楚风如今对面所坐着的这些人物。

    科举正式设立“画科”考试,是在徽宗崇宁三年,细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而考入画院之后,再根据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两种,分开培养,不断考核。

    画院的职务基本分成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六等,职级依次低劣一些,张奉之和傅乐和都能成为画院的待诏,可见二人的能力都不是非凡之辈。

    据楚风所知。真正能够被皇帝召见的画师,也就是能够得见圣言的画师。都是待诏以上的人物。只是,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待诏是终身无法得见天颜的。

    可是如今,楚风不但见到了徽宗,甚至还与徽宗有了些奇特的联系。傅乐和忽然明白了,为何一直以来与自己并不熟悉的张奉之,会突然这样热心的将自己请到家中来,为自己与楚风的相见提供环境。

    但他心中更加惊诧的是,楚风为何会有这样好的运气,遇到官家而不自知……

    “不管这位贵人是谁,师弟。他能够与你有这样一番际遇也的确是缘分不浅了。”傅乐和打了个哈哈,笑着道。

    张奉之轻咳了一声,笑道:“没想到楚郎如此的坦率,我本不想多说的。那位贵人是海靖侯,他久居胶州一地,不怎么来京中的。海靖侯的画技是连官家都夸赞的,只是没想到会与楚郎有这样的缘分。咳!侯爷原本不想我多说有关于他身份的事情,不过楚郎既然要考画院,早晚会知道的。哈哈,只是此话出得我口入得你们二人之耳,就莫要再往外传了。”

    张奉之心领神会的应了,楚风也笑着说了声“是”。

    有关徽宗身份的种种事情算是就此揭过。三人便又说了些画院的事情,以及秋闱需要注意的种种事情,算是给楚风介绍了一番。楚风颇有所得。

    “画院的科考基本上都已唐诗为题。去年花竹科的题目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大多数人画的都是酒肆在竹林中隐现。而得了头名的那一位,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呵呵。楚郎,若是你来画这一幅,想要如何布局?”

    张奉之酒兴正酣,笑着询问。

    楚风想了想,道:“画成酒肆在竹林间隐现的话,左上方布局酒肆,够了酒旗,右下角画小桥流水,这应该是最为规矩的画法了。”

    仔细思付了一下,楚风忽然想到了什么,笑道:“既然张大人说那位是‘反其道而行之’,我想……难不成他画的是置身于酒肆当中,隔着酒帘看到的竹林、小桥等等景物?”

    张奉之闻言,与身旁的傅乐和对视了一眼,抚掌笑道:“哈哈!不愧是傅大人的师弟,对画面的布局果然高妙,一点就透的。傅大人,看来令师弟颇有你的风采啊!”

    傅乐和与张奉之拢共也没数过几句话,哪里知道对方有什么风采,于是只笑道:“不敢当,我只是一个庸才而已,当年误打误撞才考上了画院,哪里敢跟在座的你们二人相提并论。”

    “傅大人何必如此谦虚呢……是了,傅大人是哪年入得画院?”

    “现在算下来也有八年了。”

    “十九岁入画院,单单从这个年岁来说,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我还记着,当年我考画院时,题目出的是那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哦,是了,画院科考一共六科可以选,你要考的是哪一科?”张奉之好奇的问道。

    楚风想了想,羞涩一笑:“山水吧,其他的我也不大会。”

    “你师兄如此画工,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