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搅局者章节目录 > 61 何进遣人赠谥号 蔡邕亲笔撰碑铭

61 何进遣人赠谥号 蔡邕亲笔撰碑铭(2/2)

三国之搅局者作者:三湖老周 2018-10-01 22:57

    可以说,王衡这一次许县之行,收获还是颇丰的。

    八月底,陈留圉县,王衡一行人给陈寔吊孝完毕之后来到了这里,这里是蔡邕的家乡。

    圉县离许县不远,因此蔡邕打算回老家一趟,将老家的藏书搬到汉寿去,全部印出来。

    如今蔡邕还在避祸,朝政也让他有些心灰意冷,他暂时已经没有再受朝廷启用的心思了,也不可能回到家乡长住,那么,把自己的藏书都整理印刷出来,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了,他现在全部的精力都在这上面。

    这一次来许县,蔡邕并没有遇到刺杀。其实便在他在吴会之地避祸的最后一年多,他基本上也没有遇到过刺杀了,这也很容易理解,他毕竟出门避祸十多年了,很少有人会有这么大的耐性,还在派人追杀他。

    而且与蔡邕结仇最深的人中,有几个已经死了,比如中常侍王甫,还有卫尉阳球等,剩下的仇人主要是十常侍,他们现在与大将军何进等人斗得你死我活,自顾不暇,估计也没心思再刺杀蔡邕这样一个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害处的人了。

    如今只要蔡邕不大摇大摆的在雒阳市上走一圈,估计十常侍都不会理他了。

    虽说如此,典韦还是警惕的贴身护卫着蔡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万一有哪个一根筋的人,还想着刺杀蔡邕报仇呢?

    蔡家是圉县大族,蔡邕的老家附近都是蔡氏族人,当大家看到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过家的蔡邕回来了的时候,都是又惊又喜,纷纷围上来寒喧。

    看到这么多人围了过来,典韦握紧了腰间的刀柄--这一次出远门,大铁戟这样的凶器是不适合带在身上的,放到了马车上,他的身上只带了一把刀。

    蔡邕温和的笑道:“阿韦,不必紧张,这些都是我的族人。”

    典韦这才稍稍放松了右手,不过他的一对眼睛还是如鹰隼一般左右扫视着,一旦发现不对,他立刻便可挡在蔡邕身前。

    蔡邕与族人们寒喧着,不过他只字未提自己现在何处避祸,他不能给王衡带来什么麻烦。

    蔡邕感慨道:“邕已十数年未回家乡,想必家中早已破败了罢?”

    一位族人道:“议郎,你家中有人打理,如今与你离家时一般无二呢!”

    蔡邕不禁奇道:“邕家有人打理?那是谁人?”

    那位族人道:“是议郎家的一位仆人。”

    蔡邕更觉奇怪,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回家了,生死未知,家中也无旁人,他以为家中仆人都已经跑了个干净,没想到还留了一个。

    强烈的好奇心让蔡邕加快了脚步,走向了自己家中。

    来到蔡邕家门外,只见门紧闭着,王衡让一个护卫上前敲了敲门,半晌之后,有人开了门,这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苍头,他佝偻着腰问道:“你要寻何人?此间主人不在。”

    蔡邕仔细打量了苍头一会儿,突然激动的叫了起来:“阿康!”

    苍头听到蔡邕的叫声,看向了蔡邕,片刻之后,他也激动的叫了起来:“老爷,你回来了!”

    苍头连忙将门大开,让蔡邕一行人进来了。

    原来,苍头是蔡家的老仆,名叫徐康,十多年前,蔡邕远赴吴会之地避祸之后,蔡家的仆人们因为主家无人了,一个个先后离开了蔡家,最终只剩下了他和老妻两人,打理着蔡家的宅院。

    五六年前,他的老妻也去世了,于是便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可是他还是没走,一直坚守在这里,他一直坚信,蔡邕有一天一定还会回来的。

    蔡邕在自家的宅院里里外看了看,发现这里没有什么衰败的痕迹,一切都和十几年前他离家去雒阳的时候一般无二,连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被修剪得很整齐,可以看出徐康在这幢宅院里花了多少心思。

    蔡邕又到自己的藏书阁里去看了看,藏书阁里的书籍也都保管得很好,很少有被虫蚁蛀过的痕迹,也没有发霉的味道,想必徐康经常会把这些书搬出去晾晒。

    要知道蔡邕的藏书数量非常大,而徐康也没有什么帮手,真不知道他这么多年一个人是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的。

    蔡邕见到藏书无虞,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他问徐康道:“阿康,这些年你靠什么生活的?”

    徐康道:“我替别人做点工,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菜,一个人嘛,日子总是过得去的。”

    说到这里,徐康有些惶恐的对蔡邕道:“老爷,你的这些书我没替你保管好,有些书都被虫蛀了。”

    蔡邕微笑着,温言道:“阿康,你只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难得了。”

    徐康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知道蔡邕最宝贵的便是这些藏书了,所以这些年他在这些藏书上花的心思也是最多,可是他一人之力毕竟有限,有些书被虫蛀了也是难免的,他一直觉得很对不起蔡邕,觉得是自己没做好。

    徐康的忠诚让王衡等人也是不禁为之动容。

    蔡琰是在雒阳出生的,后来又随父亲远赴塞外和吴会之地避祸,因此从未回过老家,这还是她第一次回到老家,她看什么都很新奇。

    尤其是这些藏书,绝大多数都是她未曾看过的,她读过的书,大都是她随父亲离开雒阳时,父亲匆匆带上的,还有一些是在逃难途中,在父亲的一些朋友家看的,最后,便是父亲凭借超人的记忆力背诵给她听的,虽然这些书已经不少了,可是与老家的藏书比起来,就少得太多了。

    蔡邕的藏书,许多也都是王衡没有见过的,一来到这里,他就被震撼了,无怪乎蔡邕有这么大的学问呢,要是这么多书他都读过,他的学问想不大都不行了。

    蔡琰问道:“阿父,这些书我们全部都要运回汉寿去吗?”

    蔡邕点头道:“正是,这些书都是很珍贵的,若是失传在了我的手中,我便是千古罪人,必须要运回汉寿,全部印刷成册,我才能安心呐!”

    王衡高兴的道:“这么多书都运回去,那徐商和公孙方又有得忙了。”

    徐商和公孙方都是郑玄的弟子,如今正在主持印书之事,这一年多来,他们连原来王家和郑玄的藏书都还远远没有印完,这一下又运回去这么多蔡邕的藏书,就算其中有些重复的,可是这么多书要印完,真也够他们忙了,弄不好就得数年时光,甚至十多年。

    郑玄当年曾经来过蔡邕的藏书阁借阅藏书,如今过去了十几年,这里的样子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他也是感慨不已,他对蔡邕道:“伯喈,你这老仆有大功于世啊!”

    蔡邕连连点头,此时他的心中对徐康也是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徐康的话,蔡家的宅院倒是小事,这些藏书若是被虫蚁鼠蠹所坏,那其中许多孤本便要失传于世了,那他真的就要成为千古罪人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徐康确实有大功于世。

    蔡邕对徐康道:“阿康,多谢你了!”

    徐康惶恐的逊谢,他不识多少字,他只知道这些书是主人最喜欢的,他就要帮主人保管好,质朴的他并不知道,他的举动有多么大的意义。

    也许很多意义重大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人无意之中做出来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