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乱世英杰章节目录 > 36.改革军制和接收扬州

36.改革军制和接收扬州

三国之乱世英杰作者:云莱仙境 2018-10-02 01:33
    进入春季的荆州和扬州都是一年耕种粮食的季节,接到前线的汇报,刘尧心里高兴。在新年年初,卢植成功平定了扬州严白虎,越人的割据叛乱,重新为定了局面,豫州和黄巾流民也大部被消灭,大量的劳动力被南迁安置在了今天江西福建一代,为了更好管理地域广阔的荆扬二州,刘尧又继续使用划分江北江南巡抚的方法,在扬州长江以北成立了苏北巡抚使,以原吴郡太守王朗为巡抚使,苏南新增闽江郡,建瓯郡,以召唤来的杨素为江南巡抚使。田丰,沮绶等一些政治能力强的官员纷纷被派遣到地方任职。

    在中央,黄忠征蜀军队回来后,刘尧让郑成功从军队中独立出来,前往扬州的建业县统一训练荆州和扬州的水师部队。黄忠任意北调到南阳,与卢象升一起驻守北方。高长恭则是和弟弟高延宗到了豫州黄琬那里去训练军队。立功回来的秦林让他组建了燕王府的情报机构:锦衣卫,其他几位出了周青以外,都被下放到军中去整训部队。

    进过刘尧自己和燕王幕僚的几个月工作,刘尧对于汉代的军队制度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在吸收了唐宋元明清和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军队制度,刘尧将目光放在了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和明朝的“卫所制度”。因为历史已经见证了在一个政权开始兴起的时候,这两种兵制法是尊容易调动军队全部实力和节约成本的制度。

    府兵制原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这政策明显地带有民族隔离的色彩。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时,就下令西魏受赐鲜卑姓的汉人可恢复汉姓,开始破除了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规定。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又下令府兵全家一律归入州县户籍,受田耕作,变军籍为民籍,兵士本人则由军府统领。这一措施不但使农业户口大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更适应了民族融合和时代趋势,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贞观十年(636)外府更号折冲府,内府更号中郎将府。折冲府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别将(后置),作为府一级的将领。武后垂拱时府分三等。早自北周武帝时,府兵番上宿卫,分隶于中央的司卫、司武、武候三府。

    隋初,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六个府各领军坊、乡团,统率府兵,继承周制。炀帝统治时,原先不领府兵的卫或府也都加领,这样领府兵的就有翊卫(左右卫所改)、骁卫(备身府所改)、武卫、屯卫(领军府所改)、御卫(加置)、候卫(武候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卫。

    唐代因袭隋制,只是改屯卫为威卫、候卫为金吾卫、别置领军卫、废御卫、也是十二卫分领府兵宿卫(见十六卫)。此外,自北周、隋以来,领府兵的还有侍卫东宫的率府,唐代为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和左右清道率,称为东宫六率,但领府很少。

    内府置中郎将,副为左右郎将,以下团﹑旅﹑队的设置略同外府。内府有亲﹑勋﹑翊的区分,兵士分别号为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统领内府三卫兵的是:左右卫,统亲府一、勋府二、翊府二,共五府;左右卫率,统亲、勋、翊府各一;其余卫、率,各统翊府一。

    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在此范围内,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