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乱世英杰章节目录 > 144西出阳关无故人

144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国之乱世英杰作者:云莱仙境 2018-10-02 01:33
    古语有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能是上天觉得刘家人坐的帝位太久了,东汉前期,除去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之外。进入东汉中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贯穿于整个东汉中后期的历史,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他们是豪强地主上层的代表。东汉的外戚,主要有“马、窦、邓、梁”四大家族。东汉明帝的马皇后,是大功臣马援的女儿;章帝的窦皇后,是大功臣窦融的曾孙女;和帝的邓皇后,是功臣邓禹的孙女;顺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统的后代。这四大家族,集功臣与外戚于一身,势力非常强大。除了马皇后一门,能够自我谦抑之外,其余的几家,都是专横跋扈,显赫一时。

    宦官一般出身低微,目不识丁,为一般人所不齿。然而一旦掌权之后,宦官也开始兼并土地,上升为地主阶级。我们说,宦官并不一定都是坏人,宦官中也时有出类拔萃者,修《史记》的太史公,发明造纸术的蔡侯,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都在青史上留有好名。宦官虽然不都是坏人,但是,宦官政治却一定是黑暗的。这是因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态,对社会、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第二,宦官没有后代,因此也就不受道德观念的丝毫约束;第三,宦官出身低微,目不识丁,没有文化素养;第四,宦官只懂得送往迎来,阿谀奉承,而没有任何政治经验。

    由于皇帝大多夭亡,太子年幼继位,于是,就出现了母后临朝,垂廉听政的情况。这些垂廉听政的太后们,年龄都不大,一般不过二十几岁。她们死了老公,精神空虚颓废,无以寄托,把思想感情的关注点,从夫妻生活转移到朝廷大事的处理上来。然而,这些年轻的太后们没有起码的社会经验和统治经验,也基本上没有文化知识。她们根本没有能力来驾驭国家机器,只好依靠自己娘家的的父兄,帮助自己来处理国家大事。这样一来,国家政权便落到了外戚的手中。

    当皇帝成年后,为了夺回政权,解除外戚的威胁,只有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了。皇帝幼长深宫,势单力薄,关系最密切者,莫过于宦官。皇帝自幼,一切就由宦官照管。宦官照管皇帝的日常起居,熟悉皇帝的性情习惯,是皇帝身边唯一的亲信。当皇帝长大成人,要求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力的时候,必然地同企图继续专权的外戚集团产生矛盾。在同外戚集团的斗争中,宦官也就天然地成为皇帝的盟友。

    于是,在宦官的协助下,皇帝夺回了政权。夺回政权之后,有功的宦官“遂享土地之封,超登公卿之位”,国家的权力便落到了这写有功的宦官手中。然而,当皇帝死去,新君继位,宦官由于政治身份卑贱而不能辅政,于是又有新的外戚上台。这种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的局面,就成为东汉中后期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运转之下,东汉政府哪里有精力来治理天下。

    要是以前的刘尧还把这些事当作了在贴吧里讨论灌水的论题,而自从穿越到这个年代,成为了大汉天子的嫡长子之后,要振兴汉室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系统君,给我看看曹孟德的四维数据是多少?”

    “咚咚……检测到巅峰时期曹操四维数据——武力75,统帅99,智力98,政治98当前曹操四维数据——武力73,统帅94,智力94,政治93。”

    “嘶……这曹阿瞒厉害啊,99的巅峰统帅,目前所见过三国本土人物之中的最高的统帅值了,而且智力,政治两项也是过了95以上的水平,不愧是一代枭雄!”刘尧悄悄的用眼角瞥了一眼站在朝堂角落的曹操,也不知道此刻他的心里想的什么。

    “咚咚……检测到曹操特殊属性——奸雄:乱世之中发生蜕变的时候,自身魅力上升,吸引人才投奔的几率上升。在应对敌人的时候有几率降低敌方主公及谋士智力和统帅3到5点(此技能只对比自己低的人有效,面对武将失效,而且每次只能发动一次,说白了就是智力下降了,统帅值就不能下降,根据实际情况在统帅和智力上进行减少)。”

    “曹操详细资料: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