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乱世英杰章节目录 > 193韩浩献策

193韩浩献策

三国之乱世英杰作者:云莱仙境 2018-10-02 01:33
    刘尧接过礼单,看也不看,就放在桌子上,然后皱起眉头问道:“你家太守叫什么名字?他为何不来?”本来河内太守应该是原大将军篆王匡,袁院推荐这个袁氏故吏就任河内太守,刘尧认为河内位置至关重要,便阻止朝廷任命王匡到任,王匡改任中山郡太守,现任的河内太守叫什么名字,刘尧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韩浩连忙歉道:“我家太守姓韩名霜,乃冀州刺史韩馥的堂兄,他今年六十有五,年迈体弱,不能远行,所以无法前来,特遣我前来赔罪。”

    刘尧不久前刚杀了韩馥的堂弟韩郁,哪个韩郁估计跟韩霜也甚有关系,韩霜不来也罢,不然他也不知道怎么掩饰自己射杀其弟。

    刘尧又问道:“太后已经下旨让原长沙太守孙坚前来接任河内太守,你家太守可有收到太后懿旨?”

    韩浩点点头:“确有收到,不过我家太守说他要跟太傅袁隐大人确认一下,才敢领旨离职。”

    尼玛,韩家的人果然都依附于袁家,是袁家的忠狗,早晚把你们一窝除净。不过,韩浩是河内人应该跟那个韩馥那个韩家没啥关系。

    刘尧森然一笑:“孙坚原来可是一个悍将啊,若是韩霜恋栈不走,孙坚怕是不会与他善罢甘休的。”在东汉末年,河内的位置靠近洛隆,属于司隶地区,这里的太守可比偏远的长沙要好多了。孙坚那家伙可是个英勇善战的猛将,刘尧把他弄到那个位子上也是希望他能像历史上那样作为一把隐藏在袁绍身后的钢刀找准机会跟袁绍干起来。

    韩浩亦是皱起眉头:“我这番前来就走向王爷问计,董卓入京,河内郡该如何处之?”

    刘尧不知道韩浩为何要向自己请示,韩霜是袁绍一系的和自己没有关系,摸不准韩浩的意图,刘尧自然不会插手里面的事。便无奈地摊手道:“我又不是司隶校尉,河内属于司隶管辖,韩从事应该向司隶校尉袁绍问计才对啊?”

    韩浩冷笑道:“殿下何必欺我,观王爷之一举一动,恐怕早就预料到董卓入京以后天下形势会糜烂不堪。袁绍鼠目寸光,没有远谋,竟然幻想与董卓媾合,我家太守还想依附此人,我实不愿跟随此等样人,此次前来一为庆功,二来就是给自己找一条生路。”

    刘尧不禁大为惭愧,连这个政治力过九十但智力总徘徊在八十多的韩浩都能看出自己的用心,那么自己以为包藏甚深的狼子野心岂不是也昭然若揭了?想到这里,刘尧禁不住冒出一身冷汗。

    实际上刘尧已经低估了韩浩。在原来的历史上,吕布偷袭充州,派人到夏侯惇营中诈降,趁机劫持了夏侯惇。主帅被劫,军中大乱。韩浩率兵到营中,先平定混乱,再到夏侯慎帐篷前大骂诈降军:“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将军,复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再流着泪对夏侯慎说:“当奈国法何!”,遂领兵杀入,诈降军叩头谢罪,韩浩不受,反而大骂诈降军,然后斩杀了他们。事后曹操称韩浩处理得当,规定以后凡是发生劫持事件都不用顾及人质,全力攻击劫持者,而后劫持事件没有再发生了。韩浩一直被曹操信任重用,委任为中护军,负责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权柄甚大。观遍正史,韩浩的能耐又岂止是献上屯田之策而已。

    韩浩为人心细,洞察秋毫,又善于分析事件,他见刘尧的怪异表情,就知道自己刚才所说正说中刘尧的心事,也明白刘尧心中的忌惮,便笑道:“殿下莫非以为你所谋划的已经尽人皆知?!将军过虑了,浩虽不才,也敢断定普天之下能看出王爷远谋者不足十人,这十人且多归隐尚未出仕,至于王爷所顾虑者莫过于董卓与袁绍,此二人麾下虽有奇谋之才,然而均是在局中自迷的短谋之人,不如我等旁观者清。将军可放心在封地发展,不用顾虑此二人。”

    刘尧为了掩饰刚才的怯意,便哈哈大笑道:“元嗣,你太抬举我了,我刘尧有甚远谋可言?我不过是碰巧救了太后和天子,这是作为人子和兄长的本分。况且南方州郡本就是我父皇生前给我的封地,我治理自己的封地上当然是要尽心尽力了,如此而已。”

    韩浩愤而变色,起身就要离去:“我以诚心待王爷,王爷却无诚心待我!”

    刘尧连欠身都没欠,坐在交椅上冷哼一声:“韩浩,我不知你的诚心何在?难道就走过来诡言试探我的吗?”

    韩浩回转身,愤然道:“殿下,我韩浩如此诡言试探了你?”

    刘尧冷笑道:“你向我问计?你明明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却来向我问计,反倒是我要向你问计才是!”

    韩浩哑然失笑,回转身,坐下,拱手歉道:“韩浩贻笑大方了。”

    刘尧亦歉道:“本王也是在试探于你,请元嗣将心中大计与本王分享一二。”

    韩浩望了一下窗外,呵呵笑道:“本来我来之前是没有什么大计的,但自从我踏进这个大营,我胸中大计就应运而生。”

    刘尧奇道:“这是为何?”

    韩浩伸手指了指京城官员的驻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