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乱世英杰章节目录 > 234杨坚惨败回酸枣

234杨坚惨败回酸枣(2/2)

三国之乱世英杰作者:云莱仙境 2018-10-02 01:33
己的亲军卫队迁往酸枣驻扎起来,而他们自己的主力部队任然停留在山谷的老营未动分毫。

    “报!!”一名联军斥候惊慌失措的冲入诸侯们的大帐之中。

    “什么事如此惊慌失措?速速禀来!”袁绍面色一沉,厉声喝道。

    “虎牢关前杨坚中了西凉大将华雄的夜袭,杨将军本人重伤其部众十损七八,现在杨将军已经退到酸枣城外三十里扎寨休整了。”传令兵大声禀报。

    “杨坚为何败的如此惨?”大营里的一些诸侯有些疑或的问道。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可是杨将军还让下官的带了一句话给众位将军。”传令兵有些犹豫的说道。

    “那杨坚有什么话?”袁绍看上去十分焦急。

    “杨将军说‘杨某与董卓本无深仇大恨,虽然有篡夺上郡一地之耻辱,可那上郡太守一职也是那董卓老贼所给,失去了我也不在乎。之所以前来参与这次讨董联盟是因为想挽救洛阳的天子。本次会盟我陕西子弟兵不畏刀枪箭矢为联军建立首功,但是竟然因为一些宵小之人克扣本当按时送到的军粮,致使万余陕西子弟白白牺牲。此仇不报何以见朔州父老?待自己伤好之时就算全军覆没也要给万余陕西子弟的冤魂讨个公道!”

    传令兵将杨坚的语气学的活灵活现,众人仿佛看到面目狰狞的杨坚咬牙切齿的说出这番话来。袁绍和袁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战,心中瞬间转过无数个念头。

    “克扣粮饷?公路到底是怎么回事?”袁绍连忙大声朝袁术喝问道,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他这个诸侯盟主都必须做出一个态度。

    “额,这个,这个负责运送杨坚粮草的是我手下王主簿,定是他贪没了本该送给杨坚的粮草,待我回营就将他首级斩去然后送给杨将军请罪。”袁术用袖口擦了擦额上冷汗。

    袁绍心中想:‘那个王主簿早就逃到我这里来了,你又怎么斩杀他?而且就算找了一个替罪羊杀了头献给杨坚,难道就能平息杨坚的怒火吗?这次他可是损失了大半的家底啊,若是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补偿,他杨坚说不定真的会干出玉石俱焚的事情来!’

    想到这里袁绍立刻道:“莫要说那些虚的了,传我的命令。因我等的失误致使杨坚损兵折将于虎牢关,我会从联军中调取三千精骑和五千步卒以及金三百两银七百两补偿给杨坚。这次补偿杨坚的兵力就让我们这些诸侯平摊吧,我想每家出个百余骑精锐骑兵和千余步卒还是没有问题的吧?至于那些金银就由公路来出吧,毕竟事情是因你而起。”

    底下众诸侯商量了片刻后,觉得若是单单只是百余精锐骑兵和千余步卒的话大家都可以接受。只是这袁术一脸的不舍,但是想到杨坚大军那可怕的战力,袁术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要求。

    最后经过众诸侯一番书信劝解,杨坚还是收下了袁绍给他送去的补偿,并放弃继续追究断粮的事情了。毕竟袁绍已经给了杨坚一个大台阶,若是杨坚仍然坚持找袁术报仇的话只怕最后会人财两空。

    各路诸侯很快的回到了联军大营,袁绍命人准备了筵席,为战败的杨坚一个安慰。经过了今天的分歧,袁绍才发现自己在各路诸侯心中的分量并不是那么重,看来自己倨傲的姿态应该放低一些了。

    半个时辰之后,帅帐里面香气四溢。军厨杀猪宰羊,准备了而是二十几桌桌丰盛的酒筵,各路诸侯每人一桌。刘尧和他几位堂兄弟的位置紧挨在一起。至于各路诸侯手下的武将,则只有在一边看着的份,谁都明白这属于礼节性的筵席,也没有人会在乎吃吃喝喝。

    袁绍坐了主位,刘尧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坐在了宾位,其他诸侯向下依次是张掖太守曹操、冀州刺史韩馥、徐州刺史陶谦、兖州刺史刘岱、北平太守公孙瓒,依次按照官职或者实力来决定座次。

    杨坚作为此次宴会的主人公可没有什么好心情,自己平白无故的被克扣了粮草,那袁术却只拿出一个小小的运粮官来搪塞自己。在怎么说来,自己也拿回了部分兵力和钱财,也算是平衡了自己伤心的心肝。

    走了孙坚,来了杨坚。原本以为隋文帝杨坚不会重蹈孙坚的覆辙,可是历史的惯性就是那么大,袁术最终断绝杨坚的粮草,阴了杨坚一把。刘尧喝着美酒,盯着斜对面一脸叹息的杨坚::系统君,为我查查杨坚的四维能力值是多少?”

    “叮咚检测到巅峰时期隋文帝杨坚四维数据——武力79,统帅90,智力98,政治104

    隋文帝杨坚详细资料: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