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公爷章节目录 >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两语怎道尽,不著华章难理清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两语怎道尽,不著华章难理清(2/2)

明朝小公爷作者:贪狼独坐 2020-09-17 06:52
旧是损耗国力方可征伐。

    张小公爷所作的呢?!

    那是不仅国帑未损且愈战愈强,国朝则愈战愈盛、国力皇室掌控更强!

    “若是这件事情的话,小子很难在一两句话中给陛下及诸位大人解释啊……”

    看着弘治皇帝和两位大学士、内阁诸尚书的模样,张小公爷苦笑。

    这确实没法解释啊!

    安托万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大溜的字儿怎么能是三言两语就说的清楚的?!

    张小公爷的很多思想中还涉及到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庇古的《战争经济学》……等等。

    这些又怎能是一时半会儿,一句两句能够说的清楚的,必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整理。

    “痴虎儿……这是要立书作传?!”

    刘健听得这话不由得惊讶的望着他,张小公爷这实在是太年轻了。

    他才多大?!还未至及冠罢?!

    谢迁也是不敢置信的望着张小公爷,倒是弘治皇帝笑呵呵的道。

    “痴虎儿的《肥堆叙话集》就作的不错,朕读之亦感受益匪浅啊!”

    弘治皇帝这偏架就拉的很明显了,他都这么说其他人还好说什么?!

    “唉……小子也想躲清闲,可若是陛下与诸位大人啥都不懂……”

    这不是没事儿就得拉我到皇宫里来么,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啊!

    上辈子张小公爷功成名就后,就开始跟处男哥低调的享受高品质人生。

    这跑大明朝来了,反而要感受一番当年自己打拼的苦楚……

    张小公爷当然不愿意了啊,而且咱这都是国公爷的位置侯着的人了!

    这打拼个毛的打拼啊,当然是有多懒躲多懒了啊!

    一众的国朝重臣们听得这话不由得面皮涨红,但这玩意儿确实他们搞不明白啊!

    弘治皇帝一问三不知,这怎么弄?!

    “既然小子来了,那便将小子的一些想法说说罢……”

    张小公爷抚着额头无奈的叹气,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来皇宫的时候张小公爷就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带上了,那是几封卷宗。

    是回来的路上做好的,里面是关于“帝国皇家军官学校”建立的章程。

    同时请建的还有“帝国皇家政务学院”,包括了师资的要求。

    因为没考虑到各部尚书们都会跟来,所以张小公爷一开始只是准备了四份。

    只能是他们之间互相传阅,顿时这御书房内“沙沙沙`~”的翻阅声不断。

    张小公爷做方案的模式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这让他们感到很新奇。

    尤其是诸部尚书们,这类规划简洁、直接、详细的方案模式他们从未见过。

    上面甚至有线条勾勒出上下级所属部门,每个部门的构成。

    这使得整个部门的组织架构显示的一清二楚,非常的直观。

    “臣亦有本奏上!”

    却见方信之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这几个月整理下来他总算是把一部分的教材准备好了。

    比如最基层的社学之下再设“蒙学”,蒙学采用的是启蒙教材“三百千”。

    即:南宋深宁居士所著《三字经》、成文于北宋初的《百家姓》及南北朝思纂公所著《千字文》……

    “臣已将庠序教谕部下辖之国子监、各府学、县学,至社学及新设蒙学之章程、部分教材拟定……”

    方信之这是真的早有准备,却见他捧上来一支支的卷宗。

    然后分派到了这御书房内皇帝、大学士,及诸部尚书的手里。

    甚至连张小公爷那边都派上了,虽然老家伙心知肚明这玩意儿可是他指导自己学生李徵伯协助他弄的。

    “弘谋按诗礼之教.圣门首重.岂独童子哉……”

    “而童子知识方开.志趋未定。天良易动.理义未深……”

    “歌之以诗.则吟咏之间.抑扬反覆.其言易入……”

    弘治皇帝看着卷宗里的《训蒙教约》,轻轻的读出声来。

    “每日工夫者,当先考德、次背书诵书……”

    马文升、刘大夏二人将这章程一点点读下来,亦不由得感叹人家这方信之是有真本事啊!

    也是真下功夫了,这点刘大夏也得承认自己有所不及也。

    “蒙童者当学击技,由国防军军士教习……”

    “制《看图识物本》,以教蒙童者识舟船车马、名山大川、帝国风物……”

    “制《炎黄千秋忠烈谱》,传古今炎黄俊杰英烈,当教蒙童以忠义仁孝为基……”

    “蒙童常时则一旬一假,辅以农忙、清明、重阳……”

    这一篇篇,每一个提议都是根基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