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公爷章节目录 > 第七百七十一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中)

第七百七十一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中)(2/2)

明朝小公爷作者:贪狼独坐 2020-09-17 06:52
此天下,何人能反?!如此天下,陛下金口玉言又何须玉玺为之背证?!”

    眼见张小公爷轰然拜下,推山倒柱以头触地!

    “是以,臣斗胆请陛下郑重此玺!但……勿用此玺!!”

    这话说的李西涯等人顿时心下一惊,但很快的反应过来张小公爷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很简单了,这枚玉玺拿回来可以公告天下。

    但不用这枚玉玺则是一种自信!

    我大明有它亦不重于它,我大明正朔乃天下黎民福祉!

    只要我大明有民心所向,这玉玺不过是一方物件而已。

    摆在那里赏玩就是了,何须它为了背书证明?!

    “哈哈哈……好!痴虎儿!好的很啊!!”

    弘治皇帝愣愣的站了一会儿,猛然间爆发出爆竹一般的笑声。

    却见他走下御阶将张小公爷搀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头。

    “不愧是朕所所倚重的玉螭虎!朕不让你藏那爪牙,是对的!”

    眼见弘治皇帝望着玉螭虎,心下感慨时间过的真快。

    这才几年啊,痴虎儿却都已经长的这么大了。

    甚至个子都比自己还高了,还知道帮朕去鏖战边疆了。

    再想到这些年痴虎儿真的没有在京师里呆着多久,为了国朝总是跑来跑去。

    去完了草原,又到西南。

    西南平定了,回来经筵又经筵辩讲。

    好容易经筵辩讲结束,他又到山海关外收服朵颜三卫。

    “痴虎儿啊!朕知道,这些年你颇为辛苦!朕也知道,你之功绩怕是难酬了……”

    卧槽!咋地?!狗皇帝你这是要卸磨杀驴啊!

    玉螭虎一个哆嗦,这特么没事儿你说这话……我害怕啊!

    弘治皇帝似乎猜到了张小公爷在想什么,一个瞪眼气呼呼的道。

    “朕在你眼中便是那擅杀功臣之人么?!”

    张小公爷赶紧道不敢,低眉顺眼的不敢吱声。

    这倒不是说您是这形象,主要是电视剧里都特么这么演的啊!

    给咱印象太深了,动不动功高震主然后被洒掉洒掉啊!

    “朕思来想去,懋公年纪亦大了!回头元老院成立,他便晋为‘定兴王’罢!”

    本来在边上一直蹲坑看戏的虎头老国公,闻言顿时傻眼了!

    啊?!啥?!老夫这就……呃……升王爵了?!

    但一想不对啊!老家伙赶紧给弘治皇帝要拜下请辞。

    然而弘治皇帝似乎早料到他这么一朝了,快步走来哈哈一笑将他搀扶住。

    “懋公!正统年你为国朝多有厮杀,只是先帝当时不好多言……”

    “先帝时数次征伐,懋公多有谋划!朕亦是知晓的……”

    弘治皇帝其实这会儿也很感慨,这虎头老国公没有放出去之前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他居然如此厉害。

    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看到虎头老国公一路斩杀回来的人头他才知晓。

    自己的父皇曾经在遗旨中吩咐他,要多依仗这位虎头老国公的渊源。

    这虎头老国公,那就是国朝的定海神针啊!

    “痴虎儿为国朝、为大明,为朕和太子做了这么许多……朕是知道的!”

    弘治皇帝顿了顿,道:“朕亦知晓你的心思,只是痴虎儿……”

    且尔娘之!朕的公主去的早啊!

    便是弘治皇帝也忍不住在心里骂了这么一句,多好的乘龙快婿啊!

    怎么朕的女儿,就这么没福气呢!

    “老臣亦知晓,老臣这孙儿……”

    虎头老国公提起这孙儿也是满嘴苦涩,心里那不得劲儿啊!

    人家都盼着孙儿有出息,可孙儿太有出息也麻烦啊!

    比如他这孙儿,如今他娶谁是好?!

    除了皇家的女子,他娶谁都不是。

    可偏偏弘治皇帝只有一个儿子,这就很蛋疼了。

    若张小公爷没如此本事只是一介普通勋贵子,那他娶谁也就看个门户而已。

    都是勋贵之家,大家相差别太大就成了。

    可他太有本事了,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

    谁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但谁家的女儿都不可能轻易嫁给他。

    张小公爷的婚姻大事成为了一个大难题,到底谁嫁给他合适啊!

    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思考,但谁都没有答案。

    看起来扶桑公主是最为合适的,然而她毕竟是扶桑国的公主啊。

    难道婚配之后,足利鹤小姐姐来做正房么?!

    其他勋贵们哪里接受的了?!

    “是以,朕决定敕懋公为‘定兴王’!痴虎儿,则是继英国公之位!”

    唔……这算是把张小公爷的功绩,给算到了他大父头上去了。

    其实想想这也合理,老国公成为了王爷还得活出去二十来年呢。

    到会儿老王爷驾鹤西游了,张小国公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小王爷了么?!

    这也算是弘治皇帝别出心裁的一种酬谢,毕竟大明之后异性封王几乎再没有了。

    滇南的黔国公府虽然号为“沐王府”,可到底也就是挂着“黔国公府”的招牌嘛。

    “痴虎儿,此番你回来的正好!京师,要迁出去了。”

    弘治皇帝突然在这个时候提起了这个话题,让张小公爷不由得一愣。

    眼见弘治皇帝笑了笑,道:“其实朕也早盼着搬出去了。”

    这是他的心里话,自从见识了火炮的威力之后他就夜不能寐啊!

    生怕哪天一堆的罗刹红毛番鬼从津门登陆,直扑京师而来。

    每每想到此,弘治皇帝就半夜直接惊醒。

    随后一身冷汗,再也难以入睡。

    熊孩子筹建新京师,弘治皇帝也是对此默许的。

    原因很简单,他也希望有一个安全系数更高的都城作为容身之所。

    现在的京师从前看来非常不错,现在就完全不够看了。

    思虑再三之下,弘治皇帝还是默许了熊孩子的胡闹。

    “呃……陛下,现在新京师已经建好了么?!”

    张小公爷回来沿途都没有仔细瞧,他没有想到居然会那么快。

    “哈哈哈……倒是痴虎儿你出力颇多啊!”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头。

    确实出力颇多了,主要是抓了不少苦力回来。

    冀北、豫南的流民大量的涌入,这些人看着有银子挣根本就不在乎吃苦。

    而且这一日三餐还有肉吃,哪儿找这么好的差事啊!

    靠着人多及军械营造司不断的器械,新京师的建设可谓是一日千里。

    作为整个新京师的核心建筑主体皇城,早已经修造完毕。

    弘治皇帝这次直接力排众议,他要的就是坚固、坚固、再坚固!

    你特么跟我说逾制?!且尔娘之!不逾制如何抵挡火炮?!

    弘治皇帝红了眼珠子,礼部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屁话了。

    于是这影响到的是,周边的建筑更讲究实用性、美观性。

    逾制只要不是太过分,礼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陛下,入夏以来干旱多日!恐怕,还是得您亲往求雨一番啊!”

    谢迁有些忧心忡忡,说到这里还不忘了对张小公爷拱手。

    “痴虎儿早前修造的水坝此番起了大作用,若非是有水坝在恐怕京师早已缺水的厉害了。”

    张小公爷听得这话先是笑了笑,但似乎脑海里闪过什么东西。

    只是一闪过儿,他想要抓住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

    “如此干旱下去,恐怕京师的庄稼就先撑不住了……”

    刘健也是忧心忡忡,垂头叹气道:“若是此季失收,怕是又得出粮赈济了。”

    李西涯沉吟了会儿,呼出一口气。

    “好在这几年粮库充盈,且有安南、西南等地缴获之存粮。应付到明年,应该是无碍的。”

    提到这个,三大学士不由得望向了张小公爷。

    这些粮食可都是有赖他出击两地,这才最终缴获回来的。

    否则的话他们三个现在就得琢磨从哪儿弄来粮食,应付干旱后可能发生的饥荒了。

    “潮白河的水坝还有多少储水?!能用多是时日?!”

    弘治皇帝提到了这个问题,也一脸肃然。

    他很清楚一旦京师这里旱情严重,最终导致绝收的话会发生什么。

    当然,现在他手上有粮食、有国防军。

    所以他倒是不担心会出现什么变故,只是如果国库的粮食减少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儿。

    应付到明年,可如果中间又生出什么变化怎么办?!

    “陛下!大旱之后必然大涝,臣是建议尽快的疏通河道以保将来!”

    张小公爷所想到的与他们不一样,大旱之后必然大雨倾盆。

    到时候一旦发生了洪涝,那将是极为可怕的事情。

    “陛下!老臣建议,此事可调回东山公及廷仪公二人负责!”

    刘健毕竟是老成持重,他很快的想到了治理水患最有经验的两个人。

    刘大夏、白昂!

    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如今整个大明国朝中,对付水患最有经验的。

    “善!”

    弘治皇帝对此倒是没有异议,沉吟了会儿道:“吩咐礼部准备一番,朕……亲自去求雨!”

    李东阳、谢迁听得这话,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他们就怕弘治皇帝不同意,毕竟他现在声望是如日中天啊!

    又新取回了传国玉玺,这事儿公布出去的话毫无疑问弘治皇帝可以达到封禅泰山的级别了。

    毕竟开国洪武陛下、强悍如永乐陛下,都不曾真正的收复平定鞑靼、朵颜三卫。

    然而,这一番的伟业在弘治皇帝的手上完成了。

    论及治更不用说了,如今一年一科的取士、各部的展开。

    还有史无前例的弘注释院的建成,这天下谁敢说弘治皇帝治达不到封禅泰山?!

    “吾皇圣明!臣等能侍奉于陛下,乃臣等之幸也!!”

    接下来便是这君臣开始商讨京师的搬迁事宜,毕竟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搞定的事情。

    现在那边只是装潢完毕了,但物件儿还是缺的。

    皇宫大内许多物件儿都极为珍贵,不少都是各地的贡、古物、珍玩。

    这些搬迁过去可不敢损坏半分,更得注意不能丢失。

    摆在哪里也有讲究,这些全都得安排好……

    张小公爷倒是不耐与他们聊这些事情,起身躬身便是要告退。

    弘治皇帝也没有留他,挥手让他自行离去。

    出得皇宫来,张小公爷并没有直接回桃林。

    而是先往庠序教谕部找到了正在当值的李兆先,向他询问了一番太子的行踪。

    这才离开了皇城。

    隆隆的马车往新京师的皇城方向去,一路直道亦是行驶了半个多时辰。

    抵达的时候已是午后了,张小公爷从马车上缓步走下来看着巍峨耸立的皇城顿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座皇城修造的更像是中西合璧的样式,因为很多力学的概念确实那么做是最合适的。

    整个皇城远远的看起来就像是放大中式版的扶桑天守阁,但样式又多偏向于中式。

    只是整个底层基座,几乎全数采用巨石垒造。

    樱子拿着张小公爷的腰牌前往大门处,当值的黑甲军卒验过后放行礼放行。

    安步当车,张小公爷打算好好的逛逛这座新皇城。

    上次来有些走马观花,弘治皇帝既然说要搬来了那必然是已经修善好泰半了。

    “嘎嘎嘎嘎……”的一道道宫门打开,很显然他们是接到了命令打开宫门迎接。

    果然,远远的张小公爷就看到了那猴子一样家伙。

    “哇哈哈哈……虎哥儿!你可算回来了!咋样,这回有没有给本宫带一个师娘回来?!”

    张小公爷听得这话不由得一头黑线:“怎么?!我看着是那种到处找婆娘的人么?!”

    “不是你找婆娘,是你太漂亮了!婆娘都找你呢!哈哈哈哈……”

    这熊孩子果然还是那副欠揍的德行,张小公爷脸皮发黑手指“咯咯咯”作响。

    他已经准备好要收拾这熊孩子了,可怜的熊孩子却还没有半分的自觉。

    “虎哥儿,这不是本宫说你啊!每次你去打仗,回来都带个婆娘的!”

    这小子说着,还砸了一下嘴:“所以,也不能怪本宫如此做想嘛!”

    “唔……殿下说的有理!只是不知道殿下最近功课做的如何?!”

    张小公爷一脸平静,抬手将自己的外袍脱掉。

    顿时熊孩子眼皮子抽搐了几下,这回他总算是感觉到大事不妙了。

    “这个……虎哥儿,咱们有事儿好商量!好商量嘛……你瞅你这刚回来……”

    我刚回来,所以你就给我添堵?!

    “所以臣更得考校一番殿下的功课了!沙场搏杀,容不得花架子!”

    张小公爷面无表情的道:“正好,殿下领臣到校场走走。”

    “臣亦帮殿下看看,这校场是否合适。”

    该!您可算是回来收拾他了!

    边上的刘瑾、张永低垂眉眼,可心里是泪流满面啊!

    大救星张小公爷、财神爷玉螭虎小祖宗,您可算是回来了。

    您这再不回来,我们家殿下可就真成了脱缰的野狗了。

    弘治皇帝忙于处理国务,现在又得安抚接收流民、又得登记安置他们。

    还得规划草原城池修造事宜,更得准备安排人手出关、划地。

    弘注释院如今算是排除了干扰,没了肘制后四书五经被飞快的断句印刷出来。

    作为范本开始下发大明各州府县学,并开始着手制定社学科目。

    军部内也是忙的团团转,首先便是功勋的评定问题。

    有功必赏这是古往今来的通用法则,弘治皇帝更是要笼络住国防军为皇家私军。

    所以这赏赐是必须丰厚的。

    好在内库如今是财源滚滚,不差钱儿的弘治皇帝自然不吝惜赏赐。

    赏赐倒是无所谓了,就是入读军事学院和军官学校的名额是个问题。

    这些可都是抢破头了在要啊!

    很多下层军卒是宁愿赏赐都不要,就要这么一个名额。

    都知道这进去了,就是鱼跃龙门一朝兴旺。

    可师资力量摆在那里,两院校能够接收的就这么多人。

    于是为了些许名额,下面几乎猪脑子都打出狗脑子来了。

    几个国防军的将校在军部里没少掐罗圈架,要不是虎头老国公比较能打镇场子。

    说不准这群丘八就得在军部上演全武行……

    “虎哥儿,你就饶了我这一回罢!”

    看着张小公爷开始穿护甲了,熊孩子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本宫咋就那么嘴贱呢!

    再回头看看想让妙安小姐姐、足利鹤小姐姐帮忙求情一下,可这俩母老虎笑眯眯的样子一看就知道……

    她们是巴不得自己挨揍。

    想想也是,你没事儿鼓噪人家男人多找女人去。

    这特么你不挨揍谁挨揍啊?!

    “虎哥儿!本宫就一个要求!!”

    可怜的太子爷终究是放弃了抵抗:“别打脸!!”

    肯定不打你脸,打成花猫了回宫里你爹还不得收拾我啊?!

    张小公爷撇了撇嘴,手上的长棍“呼~!”的扫出一缕罡风……

    差不多一刻钟之后,神清气爽的张小公爷在一瘸一拐的太子朱厚照的带领下开始参观新皇城。

    “这些区域本宫都设置了通道,若是有敌来袭可在此埋伏……”

    别说,这熊孩子还真是有些许灵醒劲儿。

    虽然被抽的一瘸一拐的,但提到了这座他亲手设计的皇城还是极为自豪。

    “内院处本宫是想到了鹤姐姐所说的扶桑制,我大明倒是可以借鉴一二。”

    眼见熊孩子顿了顿,道:“后宫内全数调配武勋家女,做训为‘凤仪卫’专事护卫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