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乱世丽姝章节目录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原逐鹿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原逐鹿(2/2)

乱世丽姝作者:秋茉莉 2019-12-09 15:38
志玄被王世充的士兵俘获,两名骑兵夹着他并抓住他的发髻,准备过河,段志玄奋勇跳起,那两名骑兵都被带得掉下马来,段志玄骑上马奔回唐军,后面有几百名骑兵追赶,但不敢靠近。王世充看到李世民手下都是些勇武过人的将士,不禁怅然长叹。

    公元621年二月,王世充派遣大将王康率领1万多郑军出城迎敌,跟秦王李世民的军dui对抗,不过,刚一交手,李世民的精锐玄甲骑兵就杀得郑军人仰马翻,王世充的军dui只好败退,李世民率领唐军乘胜追击。并派一千玄甲骑兵绕到郑军身后,拦在洛阳城门外进行阻杀。

    王世充的步兵不能进城,惊恐溃散向南逃跑,李世民的军dui追杀了几千人,俘虏了五千多人。王世充被李世民杀得吓破了胆,从此以后不敢再出城,只是环城固守,等待窦建德的救援。

    当秦王李世民在洛阳进攻王世充的时候,窦建德接到了王世充的求援信,他思前想后,左右为难,因为以前他俩是敌人。

    窦建德的中书舍人刘斌对他分析说:“现在唐国占据关中,郑国占据中原,我们占据燕赵大地,这是鼎足三立相互对峙的局势。听说唐用全部兵力攻打王世充,连头连尾两年时间,郑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急,而唐的围攻毫不放松。唐的兵力强、郑的兵力弱,发展趋势必然是打败王世充,王世充被打败,那么我们就有唇亡齿寒的忧虑。为您着想,不如援救王世充,王世充在里边抵御,我们在外边进攻,打败唐军是一定的了。如果打走了唐军保全了王世充,这是长期保持鼎足三分局面的战略。如果唐军被打败后,王世充也可打败,那么就乘机消灭他,集中我们和王世充的兵力,乘着唐军战败的时机,直向西打,长安就能到手,这是平定天下的基础。”

    窦建德听后非常高兴:“妙!妙!这才是好谋略啊!”

    于是窦建德就派遣职方侍郎魏处绘到长安朝见唐高祖,请求解除对王世充的包围。唐高祖李渊断然拒绝。

    公元621年二月,盛怒下的窦建德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唐国周桥城,不到三日就攻克了周桥城,俘获孟海公,留下部将范愿守卫曹州,带领孟海公和徐圆朗的全部人马来援救王世充。

    一路上又相继攻克唐国的元州、梁州、管州,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最后大军聚集在荥阳。

    闻讯窦建德率领大军来救洛阳王世充,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长孙无忌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我们应当凭借虎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动,肯定能打败他们!”

    房玄龄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要坚守又难以持久。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放他到此,两寇合兵,将燕赵大地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么大战才展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统一天下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了。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如果王世充出兵,要小心不和他交战,秦王您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占据成皋,磨快兵器训练兵马,等他们到来,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克敌。打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就会捉住两个国君!”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

    萧瑀、屈突通、封德彝、侯君集、李君羡都认为:“我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王世充凭借坚城固守,不容易很快攻克,窦建德挟胜利之势而来,士气高涨锐不可挡,我军腹背受敌,不是好办法,不如撤退保守新安,以便等待时机。”

    李世民目光坚定地说:“王世充损兵折将,粮食吃尽,上下离心,我们不必花气力攻打,可以坐等他败亡。窦建德刚刚打败了孟海公,一路上又接连取胜,将领骄傲,士卒疲惫,我们占据虎牢关,等于扼住他的咽喉。他如果冒险决战,我们可以轻而易举打败他;如果他犹豫不决,不来交战,要不了十天半个月,王世充自己就会溃败。破城后兵力增强,士气军势自然倍增,一下打败两个敌人,就在这一仗了。如果不迅速进军,窦建德进入虎牢关,周围各城新归附,必然不能坚守;两敌合力,势力必然强大,怎么会有机可乘呢?我意已决,大家不要再争论了!”

    屈突通、侯君集、李君羡等人又请求解除洛阳之围,凭借险要以观敌人变化,李世民不答应。主意已定的李世民果断下令,将军dui分为两部分,由长孙无忌、屈突通等人带一千五百名玄甲精骑和二万步兵继续围困东都洛阳,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名玄甲精骑向东赴虎牢关。李世民于正午时分出发,过北邙,至河阳,取道巩县而去。王世充登上洛阳城望见唐军行动,不知唐军意图,竟不敢出城交战。

    乱世丽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