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乱世丽姝章节目录 > 第二百三十四章 难啃的骨头

第二百三十四章 难啃的骨头(2/2)

乱世丽姝作者:秋茉莉 2019-12-09 15:38
李勣攻城。李勣等拥高延寿等高句丽降众营于安市城下,招降城中将士。但城中坚守不动,且每次看见唐太宗李世民旌旗麾盖,必乘城鼓噪,以弓矢相拒。唐太宗李世民大怒,李勣乘机请求克城之日,男子尽诛。此话传入城中,守军益愤,人皆死战,故久攻不克。

    这时,高句丽降将高延寿献策:应释放高句丽降将与妻子团聚,以动安市守军之心;然后移兵进攻乌骨城,该城守军弱少,可朝至夕克。最后麾军南下,g壤可唾手而得。群臣诸将亦建言应与张亮所率水军会师,并力攻拔乌骨,“渡鸭禄水,直取g壤,在此举矣”。唐太宗李世民正要采纳这一建言,但长孙无忌却极力谏止。他认为如移兵乌骨,则建安、新城的高句丽守军必“跟吾后”,我军则有腹背受敌之忧。因此,他主张先破安市,再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

    唐太宗李世民遂打消了移兵乌骨的念头。长孙无忌的建议当然是万全之策,但是这就让唐军陷入了正面作战一颗颗拔高句丽建立的诸多“钉子”的过程,战争必然旷日持久,而且当唐军拔完所有的钉子之后,还能有多少兵力来进攻高句丽的都城g壤呢?显然按照这样的方针来办,想要一举攻灭高句丽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总而言之,还是唐军兵力不够惹的祸,要是唐军兵力再多一点,驻跸之役唐太宗李世民又何必吝啬那5000人?而现在更可以分兵进攻建安和乌骨诸城,多点出击,不会困死在安市城下。

    八月二十六日,当日午后,安市城中传出猪、鸡鸣叫之声,唐太宗李世民估计高句丽守军可能夜袭唐营,遂严兵设备。

    果然,高句丽数百人于夜半缒城而下,唐太宗李世民亲自驰至城下,麾军急击,高句丽军死者数十人,余者只能退回城中。

    第二天,唐太宗李世民又令江夏王道宗督众在安市城南修筑土山,以逼城内。城内守军亦增高其城,与唐军相拒。双方兵士又分番交战,每天都要六七回合。唐军兵士用冲车炮石,摧毁楼堞,城中守军即用木栅塞堵被打出的缺口。

    李道宗在修筑土山时,足部受伤,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其针灸。

    安市城地形险要,坚固异常,守军众多,防守严密,安市城城主杨万春也指挥有方。唐军接连五天进攻,均未奏效。

    李道宗赤脚行至旗下请罪,唐太宗李世民以其破盖牟和辽东之功,特予赦而不罪。

    这时,安市城不懈的防守终于将唐军拖入了九月,辽东地区寒霜早降;草枯水冻,加之军粮将尽,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李世民心急如焚,难道这次征讨高句丽要半途而废吗?

    唐军在这次东征中,共攻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10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7万人入山海关内。共歼敌4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官人酋帅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万人,并给干粮放还本土。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近两千,战马死者十之七八。如果现在就撤兵回国,李世民也算大有斩获。不过,等明年春季再来征讨高句丽,估计他们已经喘过气了,可能更不好对付。

    乱世丽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