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乱世丽姝章节目录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吐蕃崛起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吐蕃崛起(2/2)

乱世丽姝作者:秋茉莉 2019-12-09 15:38
改变对对方此前的看法。松赞干布遂遣使请罪求和,同时再遣大相禄东赞赴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件以为聘礼求亲,唐太宗李世民随即应允。

    李世民将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册封为文成公主,命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使节领兵护送文成公主入藏,远嫁吐蕃。

    松赞干布喜出望外,率军马于唐蕃交界柏海处亲自迎接。见到公主后的赞普极为高兴,对李道宗执子婿之礼甚为恭敬,同时于河源筑城以示后人。藏历四月十五日,吐蕃迎亲人马到达拉萨,唐蕃和亲自此达成。从此,唐蕃关系进入和睦相处时期。

    而在文成公主到达吐蕃之后,大量的唐朝的先进技术被带进了吐蕃。当时吐蕃的农耕技术相当的落后,田地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而公主带去的农耕工具和专业人员教给当地人耕作技术,大大提高土地的产量。而公主和侍女们也亲自教吐蕃妇女纺织和刺绣的技术。当然还有各种造纸,冶金和酿酒的技术,这些必备的生活技能带给吐蕃的作用远超过一位公主。

    吐蕃当地后来流传一首歌

    “中土大唐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

    给吐蕃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中土大唐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中土大唐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吐蕃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对吐蕃的和亲政策,给吐蕃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大量技术人才和物资,大幅度的提高了吐蕃的生产力,并加快了吐蕃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集权制的转变,吐蕃因而变得更为富强,迅速成为西陲霸主。

    公元642年3月,松赞干布去世后,在青藏高原崛起的吐蕃国的新任赞普(首领)芒松芒赞,年轻气盛,野心勃勃,背弃了其父松赞干布与大唐和睦共处的外交理念,开始不断入侵大唐边境。

    芒松芒赞以噶尔·赞聂多布为大相,由其弟名将噶尔钦陵率军号称40万北上,先取于阗、疏勒,再挥戈东进龟兹,而后攻占焉耆以西数镇,使唐朝在西域的地位发生动摇。

    唐太宗李世民闻讯大怒,以左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其副,领兵5万反击吐蕃军,以夺回安西四镇。

    四月初九,薛仁贵率军经鄯州后世青海乐都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薛仁贵深知吐蕃军兵多将广,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方能取胜。而乌海后世青海喀拉湖险远,辎重车马不便往行,又易丧失战机,故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

    随后,薛仁贵即率主力,轻装奔袭。两军于河口后世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猝不及防,大败,伤亡甚众,损失牛羊万余头。薛仁贵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

    但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吐蕃军抓住战机,以20余万之众邀击其部,郭待封不能抵敌,辎重、粮草尽失。

    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

    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40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

    乱世丽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