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三国寻龙记章节目录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义

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义(2/2)

三国寻龙记作者:东车君 2021-05-06 01:05
秋五霸之首,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终年73岁。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关羽每每读到此,都忍不住摇头叹息。

    齐桓公伐楚时,军队异常强大,史称“召陵之师”。首当其冲的楚国人最了解当时的情况。“召陵之师”联军有一千数百乘兵车的兵力,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在联军压境的巨大压力下,楚国被迫请求加入齐国同盟,此事在楚人心中印象极深。而齐桓公去世后的前641年想谋求霸权的楚国在齐国参加盟会,仍然以齐国为盟主,可见齐桓霸业之盛。

    关羽正读到齐桓公霸业之盛,心驰神往时,忽然大营外一阵扰攘,小兵来报,一将自称冀州大将韩猛,领兵在寨外搦战,单挑关羽之名。

    关羽被无名小卒叫阵,不由心头大怒,早忘了右臂之伤。牵过赤兔马,举青龙偃月刀,直奔寨外,与韩猛斗在一处。毕竟右臂不太得力,早已金创崩裂,血流如注。关羽拖刀便走,韩猛哪里肯舍,一心想杀了关羽为蒋奇报仇,在后纵马急追。

    陈龙此时听说关羽带伤出阵,急绰起钢枪出来接应。刚到营外,忽见关羽座下马一个酷炫的转身,关羽左手刀闪电一个下劈,当场将韩猛挥为两段。

    关羽用拖刀计杀了韩猛,陈龙领兵,一阵杀散韩猛手下士兵。关羽用力过猛,陈龙又救了关羽回寨调养不提。

    韩猛手下败兵回寨,又将韩猛死讯通知淳于琼。淳于琼长吁短叹,心道又是这个关羽,一日间竟斩了我两员上将!郭图言道:“如今连输两阵,士气必定低落,决不可再出寨野战。将军可传令,有擅自出兵者斩。”

    淳于琼依言传令,一时再无人敢贸然出战。第二日,一只黑山军到了寨外,也不搦战,只在羽箭射程外列队,远远耀武扬威。

    此兵却是周不疑令武安国带领一万人,专设给淳于琼大营的疑兵,料郭图绝不敢出战。其余部队,早大宽转越过界河,向着邺城进发。旌旗招展中,化身龙珠的陈龙威风凛凛,左有关羽,右有太史慈,冀州的都城高墙一角,已是近在眼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