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玄幻奇幻 > 魔临章节目录 > 第六百八十七章僧道

第六百八十七章僧道(2/2)

魔临作者:纯洁滴小龙 2021-06-15 03:00
的。

      柳如卿笑着道:“王爷这次凯旋,妹妹我可算是松了一口气,早些时候听到那边战事的传闻,当真是担心死了。”

      “不是有句话叫悔教夫婿觅封侯么,咱家这位已经是王爷了,咱们做女人的,悔是来不及了。”熊丽箐笑着拿起一杯红枣茶,喝了两口。

      月馨这时开口道:“也不知道王爷到底能不能及时赶回来。”

      客氏附和道:“王爷怕是在紧赶慢赶着哩。”

      公主则摆摆手,道:“男人回不回来,这孩子都得生的,上次遇刺的事儿得是多大的风险,可不就是因隔壁……”

      公主顿了顿,道:“王爷稳一点,平安回府就好。”

      “行了,这补气血的茶你现在少喝点,别待会儿真要生的时候参汤不起作用了,另外,去躺着多睡一会儿,补一补精神。”

      四娘吩咐道。

      “好的,姐姐。”

      熊丽箐很听话地躺了回去。

      “姐姐,你们继续打呀。”

      熊丽箐眯着笑脸催促道。

      四娘不禁有些头疼,她那边还有一大堆的事儿呢,债券、宝钞、铸币,前些日子男人在外打仗,她挺着个大肚子实在无聊,就把以前的设想开始进行初步地实践,这刚开了头,事儿正忙时,自己却还得留在这里给她打麻将听声儿;

      可偏偏又没办法,

      到底是自己“娶”进门的,总得负点责任。

      “来,洗牌。”

      ……

      葫芦庙的香火,自打立庙以来,一直都很旺盛。

      前些年的战事,野人来一遭楚人来一遭,燕人再打进打出的,就算是什么名寺古刹,也早早地雨打风吹去了。

      再之后,甭管是一开始的伯爵府还是后来的侯府亦或者是现如今的王府,在晋东,凡是发现了方外之人,哪家哪派不论,一经发现,全部被请入集训,再送往雪原以丰富雪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厚此薄彼之下,奉新城这里,百姓们所能找到的这方面寄托,也就这座葫芦庙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更无竞争,香火想不旺盛都难。

      今儿个,也是如此。

      只是,

      今儿个前来烧香的百姓却没有瞧见那疯癫和尚与妩媚小和尚。

      且今日葫芦庙最里头的那座供奉着平西王爷长生牌位的香阁,也被关闭,对外的说法是修缮。

      其实,

      里头有人。

      一个身穿肮脏道袍的道士正站在长生牌位前,牌位上头,是王爷的雕像,坐在貔貅背上,貔貅脚踏祥云,端是英武;

      雕像是能工巧匠细心雕刻而出的,这待遇,可以将庙里那些用驴粪蛋捏出眼珠子的“漫天神佛”馋哭。

      牌位下面,是功德碑,上面记载着平西王爷的生平功绩。

      最新雕刻出的,是入乾后的战绩,但还没雕完。

      道士看着看着,就笑了,

      道;

      “这牌就立了,这像也塑了,这碑也刻了,可明明这人,还未死呢。”

      在道士身后,了凡小和尚听到这话,

      道:

      “一定要死去的人才能立牌塑像刻碑么?”

      道士点点头,道:“要不然呢,须知盖棺方能定论,甚至有时候,死后百年,还得担心被翻案,名声也能一臭涂地。”

      了凡小和尚双手合什,

      道;

      “道友,这里,是佛寺。”

      “佛寺又如何?”

      “佛寺所立的,是佛。”

      “哈哈哈哈,这马屁拍得,真叫一个牙酸,人还活着,你们就急急忙忙地给他立佛了么?”

      了凡小和尚没有羞恼,

      而是肃声道:

      “世间本就有人间佛。”

      “人间佛?”

      “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白地,兵过如洗地,碱起毛不生,现如今,晋东之地,已然恢复起了生机。

      此乃,大功德。

      有大功德者,为何不能成佛?

      死人,已经死了;

      人死了,让他成佛,于活人有何益?

      人活着,让他成佛,自有慈悲之法在心,可约束己身,于万民有利。”

      道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道:

      “这道理,听起来新奇,但也确实有趣,也就只有你们这种秃驴能懂得这般变通之法,活该你们能香火吃得流油;

      一个肥头大耳,一个粉头遮面!

      乱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敛财;

      此言,

      果真不虚。”

      了凡小和尚则道;“既已出家,还分你我他,这家,到底出未出?”

      “贫道没心思和你这小和尚打机锋,贫道此次下山,只为一事。”

      “道友是哪国人?”了凡小和尚问道。

      “呵呵,你都说了,既已出家,还分哪国人么?佛可有国家?”

      边上,

      歪着头,

      嘴角留着哈喇子的疯癫老和尚此时开口道:

      “佛无国家,信徒有。”

      道士一时语塞,只得骂道:“当真是前后,都能被你们这一张嘴给说遍了!”

      随即,

      道士似乎又想到什么,

      道:

      “你们是燕人么?似乎不是吧。”

      空缘老和尚指了指脚下,

      道:

      “这儿就是国,这儿,就是家。”

      “好。”

      道士深吸一口气,

      袖口一挥,

      当即散出一道道宛若晨霞一般的光气。

      当世修行之人,要么,如后山那般,追求天机问道;要么,如燕国当年那位太爷也是如今的魏公公那般讲究实效;

      但道人这一手,表明他修的,并非是炼气士那一类,也并非是宫中太爷那一门,他走的,是最古朴的道家之路,一条很难走的路。

      “贫道只是路过,路过来看看。”说着,道士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天机虚无,但人生天地之间,总有那一份定数;可偏偏,却察觉到今儿个将有灵出,灵出无由,必为不祥!”

      空缘老和尚叹了口气,

      道:

      “这该问他爹,因有头,正如债有主。”

      了凡小和尚这时插话道:“王爷不日既归,您可找王爷聊聊因果。”

      “哈哈哈哈哈哈哈!!!!!!”

      道士发出豪迈大笑,

      笑完后,

      他道:

      “我不敢。”

      “……”了凡。

      “五年前,我欲出关,寻藏夫子前辈聊一聊道,理一理天机,可惜出了关才知道,他兵解了;

      无奈之下,只得再闭关,想着等那藏夫子的徒弟再长一长,说不得还能再去寻他聊聊天;

      可谁知道,再一出关,那李寻道居然下山了。

      你说,

      这对师徒俩到底傻不傻,

      出了家,还回头,这一回头,能有好果子吃么?”

      空缘老和尚开口道;“到底是为后山而来。”

      “我只是来看看。”

      空缘老和尚双手合什:“还望道友,三思。”

      “怎么,你们是铁了心地要为你们家主子那还未出世的孩子,求情了?”

      “不,是为你所言。”

      空缘老和尚一瘸一拐地走到阁门前,

      伸手,

      推开了门,

      道:

      “门外是家,您也要回头么?”

      “在贫道眼里,这不是门,而是劫,是道之一。”

      老和尚点点头,道;“那贫僧,送道友一路。”

      “真的?”

      “真的。”

      “那好。”

      道士先一步出门,老和尚一瘸一拐地跟在后头。

      一僧一道,自葫芦庙最里头,往外走去,走到最外头的香炉大院儿时,不少香客瞧见了这一僧一道的组合,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道士扫了一眼这些香客,

      不屑地轻语道:“世人愚昧。”

      老和尚附和道:“对。”

      随即,

      老和尚手指道士,

      对着四周人群大喊道:

      “他是要刺杀王爷的刺客,干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