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汉末乱世章节目录 > 第71章 天下形势急剧变化

第71章 天下形势急剧变化(2/2)

奋斗在汉末乱世作者:正七品 2020-01-17 00:32
三千骑兵全都打造成铁甲雄师。

    任命曹虎为荡寇将军,辖三个步兵部,第一步兵部校尉吕同,第二步兵部校尉周原。第三步兵部校尉曹彪,曹彪是曹虎弟弟。

    任命刘奋为荡寇将军,辖两个步兵部,第一步兵部校尉刘勇,第二步兵部校尉麋梁。

    任命姜树为荡寇将军,辖两个步兵部,第一步兵部校尉邹涛,第二步兵部校尉曾年。

    曲屯什伍长各有任命。

    混编队伍,以什为单位组建。什以伍为战斗小组。每个伍设两个长矛兵,两个陌刀兵,两个环首刀兵兼连弩兵。共六人。伍长为连弩兵,作战时居中。除长矛兵外,其余还配备长弓强弩。

    每个曲配备单独车弩兵,装备车弩二十五门。

    警卫部队扩编至五百人,周纯任校尉。

    这次改编充分吸收了西凉兵,张昀对队伍的掌控力极强,所有军官都由他任命。

    为了提升战斗力,张昀研制出了新的专用手雷,仍然得用引线点火才能起爆。近战时,只要有火种,队伍就可以向敌军扔手雷。手雷的杀伤力和震慑力比刀矛不知要强大多少倍,张昀相信,将来一旦与敌交战,手雷启用后,敌军一定会吃大苦头。

    由于抛石机体量太大,运输极为困难。张昀决定研制床弩,也即弩炮。研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车弩思路,一种古希腊古罗马时使用的弩炮思路,有一点是肯定的,必须小型化,两个人就能操作。用绞索产生机械能方法,张昀想改变为使用簧片产生机械能。

    制造簧片难度极大,张昀必须实验,再实验。

    除此外,张昀产生制造纸张念头。造纸术在东汉已经发明,但造出来的纸不合适写字。

    在现代人看来,造纸极其简单,在现代中国还有地方老百姓保留着手工造纸技术。

    张昀对造纸程序和原理是清楚的,虽然没有亲手制造过,但他以为只要尝试,一定很快就能造出来。

    手工造纸工序全都大同小异,不外乎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

    原料张昀决定选用干净麦杆,放水中泡十来天,取出放大锅中和着石灰水煮,再用布袋过滤。把过滤好的纸浆放大缸中晒,等纸浆发白后,用水碓把浆料捣打成泥膏状,再把浆料放入抄纸槽内,在槽内放入干净清水,使纸浆纤维游离地悬浮在水中,用竹帘抄浆,让纤维均匀平摊在竹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把抄成的湿纸移置在抄纸槽旁的湿纸堆上。

    当湿纸达到几千张时,上面盖木板压实,在木板上逐步添加石块压榨纸中水份。

    最后,把纸张挂竿上晾干。

    张昀想干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虽然很多工作不用自己亲手做,但必须指导,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假如没有外面的大事干扰,凭张昀的这种钻劲,在东汉末,极有可能使中国的科技水平获得极大提高。

    天下并不太平,这个时候发生了很多大事。

    此时,袁绍、韩馥等以献帝年幼,且控制在董卓手里为由,想废掉献帝,推举汉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袁绍等派过去的乐浪太守张岐等上尊号给刘虞,刘虞坚辞不受。

    袁绍派人与袁术联系,想请袁术支持,袁术拒绝,导致袁绍与袁术兄弟反目。

    袁绍想起了张昀,觉得他和张昀之间关系不错,就派人与张昀联系,想听听张昀的想法,张昀假如愿意,他将率盟军共奉张昀为帝。张昀怎么可能会答应?这个傀儡虽诱人,但谁答应谁就会早早挂了。

    此时孙坚在阳人大败董卓大军,董卓想与孙坚结亲,被拒绝,孙坚进入洛阳。

    名将朱儁屯驻在中牟县,传信给各个州郡,召请部队讨伐董卓。陶谦喜出望外,以为机会来了,想学袁绍当盟主。主动牵头,以实质上的盟主身份给徐州周围各郡国太守传信,号召各郡国派兵,同时立即召见张昀要张昀率兵和朱儁一起讨伐董卓。

    张昀知道朱儁是阴沟里的泥鳅,不可能翻起大浪,哪肯去?但陶谦强求,张昀便让曹虎率领三个步兵部前往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