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科幻灵异 > 无人驾驶帝国章节目录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东风汽车的展位要保证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东风汽车的展位要保证(2/2)

无人驾驶帝国作者:无人车来也 2020-03-30 04:01
之前,我国三大汽车集团的年生产能力只有40万辆,

    与当时世界其他知名汽车企业动辄几百万辆的年产量相比,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做出规划,要在五年保护期内扶植三到四家有国际竞争能力、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集团应对国外企业的竞争。

    于是,我国汽车产业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

    当时的东风汽车公司虽然也在三大汽车企业之列,但长期敬陪末座。

    2001年,东风汽车员工总数相当于上汽集团的两倍,前者高达12万人,而后者只有不足62万人,但上汽的利润却是东风的29倍!

    在市场份额上,东风与一汽和上汽的差距也日趋明显:

    2001年上汽和一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9和17,而东风的份额是11,位居第四的长安汽车以97紧随其后,东风前三甲的地位并不稳固。

    这样的形势,让当时东风汽车集团很着急,谋划与国外汽车企业的合作。”

    丁经理听得认真细致,兴致盎然,这会儿接过了话茬:

    “东风汽车创造了一个合资新模式——‘一女多嫁‘。

    当时,东风公司认为:

    未来能够独立生存的全球汽车企业只会有五到六家。如果东风汽车能把这五六家企业都引进来合作,那么竞争的压力就会变成合作的动力,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1992年,东风汽车和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组建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该公司1996年生产下线的富康车曾是我国乘用车的‘老三样‘之一。”

    林双喜马上补充:“富康和神龙公司后来出产的爱丽舍,在我国家用车市场上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丁经理点点头,接着说道:

    “当东风高层再次开始合资谋划时,他们的目光盯住了日国的日产公司。

    双方一拍即合,于2003年达成了合资的协议。

    东风与日产原先规划的局部合资最后变成一个整体的合资方案。

    东风把自己包括商用车在内的核心资产的70%折合成80多亿元人民币整合进了合资公司东风有限,双方各占50%的股份。

    从此之后,东风汽车合资的步伐一发不可收——

    分别与悦达起亚、本田、雷诺合资建立了整车企业,还与米国康明斯公司合资成立了发动机公司,成为合资项目最多的我国汽车企业。

    ‘一女多嫁‘成为东风汽车有别于其他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说到这里,丁经理停了下来,喝口水,润润喉。

    沈笑夫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看到了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幕幕活剧。

    林双喜继续摆龙门阵道:

    “‘一女多嫁‘为东风汽车赢得了眼球,同时也引来了非议。

    当时,对东风汽车最为普遍的批评是,‘东风汽车公司管理层在合资公司中话语权不够‘。

    这样的说法,主要是针对东风与日产的合资。

    后来,随着东风的合资项目业绩的好转,外界的批评与争议才逐渐平息下来。

    不管怎么说,东风汽车是大佬,他们的展位一定要保证!”

    丁经理绕了一圈,又点题了。

    林双喜嘶哑的声音回答得干脆:“没问题!一定保证!”

    无人驾驶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