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科幻灵异 > 无人驾驶帝国章节目录 > 第二百零八章 成才培训中心蒋老师

第二百零八章 成才培训中心蒋老师(2/2)

无人驾驶帝国作者:无人车来也 2020-03-30 04:01
进呢!到时候,童老师可不要眼红,更不要挖人啰,哈哈!”

    童老师一阵愕然,忽然觉得蒋老师这话挺有道理,不觉有些郁闷!

    这不是一心一意给自己打造强有力的敌人吗?

    我去!

    看着童老师脸上的阴晴圆缺,蒋老师爽朗地笑了。

    沈笑夫觉得,童老师和蒋老师这对冤家,斗智斗勇,也挺好玩的。

    ……

    晚上,来到教室里,沈笑夫翻看,看到了一篇:

    “1766年,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886年,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首辆汽车。

    虽然汽车已经诞生,但是当时的汽车并没有车灯,车灯的出现甚至可以算一种巧合。

    据说,在1887年,一个驾驶着汽车的人在一片漆黑的旷野上迷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那种。

    而他幸运的遇见一位热心的农民,随后农民用家用的手提灯把他引回家。

    随后,为了杜绝这一危险隐患,人们将马车上的煤油灯安装在汽车上。

    不过,由于煤油灯不能调节亮度且容易反光,有一定安全隐患,所以人们将克鲁平反光镜安置在煤油灯后,这一举动开启了汽车大灯的‘盛世’。

    由于发光强度有限,在夜间行车只能起到示宽灯的作用,而无法照明路况,煤油灯渐渐被乙炔灯代替。

    煤油灯和乙炔灯都属于燃料照明,因此极其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

    随着汽车的发展,乙炔灯的缺点也暴露无遗,最为致命的缺点就是乙炔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碱石灰,这玩意要是落在人的皮肤上……

    结果不言而喻,再加上那个年代能拥有汽车的人非富即贵,为了避免这一危险隐患,人们选择了另一种替代品,它就是白炽灯。

    彼时,爱迪生虽然已经在前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了可使用的炭丝白织灯,但是白织灯的炭丝却十分脆弱,经不住行车的颠簸。

    一直到1925年螺旋钨丝白炽灯诞生后,乙炔灯才逐渐退出舞台。

    白炽灯开始普及,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白炽灯的灯泡内壁会渐渐变黑,灯光亮度也会降低,而且白炽灯的寿命不能延长。

    民众对于更耐用、亮度更高的灯源呼声变高,卤素灯应运而生。

    卤素灯充入了碘和溴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会和钨丝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冷却后的钨又会重新凝固到钨丝上,而不会扩散到灯罩上,避免灯泡变黑。

    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循环,相较于白炽灯,卤素灯的亮度更高,寿命也提升了2-3倍。

    随着交通环境的变化,车速越来越快,环保性的要求也在提高,卤素灯渐渐难以满足需求,比卤素灯亮三倍,能耗却是其一半的氙气灯出现了,使用寿命也延长到了白炽灯的7倍。

    至此为止,车灯几乎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行车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车灯运用的停步不前。

    在氙气灯之后,led灯闪亮登场。

    led灯其实就是不少人曾经在劳技课上所用的发光二极管,虽然早在1936年就被发明,但直到90年代中期能发出白色可见光后才被渐渐运用。

    led灯点亮更快,寿命也更长,同时具备良好的环保性能,由于其体积小,因此车灯能够进行丰富的造型。

    虽然led具备诸多优势,由于成本过高,还没有普及。不过在众多国产品牌中,已经开始看到了led灯的身影。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取火照耀光明的历史,从最初的囿于黑暗,到后来的创造光明。

    对于汽车来说亦然,最初的汽车没有车灯,在黑暗中行驶困难。

    当那盏或许不甚明亮的煤油灯为其指引了方向的时候,它就在这条路上越发亮堂地行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