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都市言情 > 互金巨子章节目录 > 第三百三十九章 AI应用

第三百三十九章 AI应用(2/2)

互金巨子作者:桥上风景独好 2020-04-01 05:21


    “不用这么谦虚的!”

    假如现在叫我创业的话,我连折腾出一家上市公司的底气都没有。”

    张益达笑道:“愧不敢当啊,我也就是运气好,再加上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末班车。

    “是吗?”

    陆奇看向张益达,说:“张先生,你可能不知道,很多美国华人华侨留学生都把你当作创业偶像的,很是崇拜你。”

    都是没怎么吃过苦的孩子,论刻苦精神确实比**十年代那一批人差上不少。”

    陆奇哈哈一笑,点头道:“这些年国内富裕家庭多了,个个都把孩子送出国来留学。

    “是啊,人才太多了,自然竞争也就更大了。不过在海外认真学习。。认真工作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有一席之地的。”

    往前十几二十年,国内能把海归当个宝。但近年来,国内工程师红利太丰厚了,海归回去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一。”

    陆奇点点头,“那我在这里替在美华人谢过张先生了,这种公平是很多时候在美华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有能力的华人,我是绝不会让他们屈居白人黑人印度人职位下面的。”

    “据我所知,大体就是这样的。不过green和这两家公司,还是比较倾向华人的。

    说完,陆奇又看向张益达。问:“张先生觉得呢?”

    除了袁征这种极个例,大部分人的况都是这样的。”

    “硅谷的金字塔等级就是:底端是华人工程师,中部是印度裔管理层,顶端是白人掌权者。

    “哈哈!”袁征抱拳道,“借你吉言了!反正尽最大努力吧!”

    陆奇又看向袁征,笑道:“袁征你还有机会的,成为下一个王安、杨致远。”

    相比之下,留在硅谷的华人职业经理人恐怕永远都没法到达那个地位。”

    陆奇带着笑容说道:“选择留在国内或者从海外返回国内的那批人,罗宾李、查尔斯张……他们个个都抓住了这波机遇,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陆奇的点评一针见血,事实就是这样,光有钱顶个用,比如说发生什么战乱,动乱,第一个遭殃的百分百是华裔。“进入新世纪后,祖国经济腾飞,况就大有改观了。”

    东南亚那批也好,美国的也好,都是光有经济地位,而没有政治地位。”

    “华人还有一点,就是不衷于政治,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社会。

    张益达又发现了陆奇上一个特质,就是人很坦诚。自己都帮他说话,结果他自揭其“丑”,不得不让人高看两眼。

    说白了,还是有一定虚荣心在内的。”

    毕业了不是去党政机关单位,就是国企央企,怎么都是可以吃饱肚子的。

    而我们当年是有选择的,个个都是名校毕业的,选择权大了去了。

    陆奇笑而摇头,“有些不一样,下南洋那批人是因为国内当时动乱,吃不饱饭,为了生活迫不得已。

    在南洋发财了。。就衣锦还乡。始终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东南亚国家只是他们做生意的地方。”

    “和“下南洋”差不多,我最近两年接触东南亚华裔财阀比较多,他们的父辈、祖父辈差不多也打的类似主意。

    更多的人,也都是打的“发财梦”的主意。想着在美国赚了钱,好衣锦还乡!”

    袁征也插话道:“这也是大实话啊!当时选择来到国外,除了追求更高水平的学术教育以外。

    这些拿着国外打工几年积攒下来的钱回国创业的人,个个都赶上了一波黄金机遇。”

    所以说啊。。在**十年代的时候,国外工资水平确实比国内高。

    周正毅拿着本背尸体赚来的第一桶金创立农凯;王中军拿着纽约刷盘子赚来的5万美金回国创办华谊兄弟;张兰拿着在加拿大洗碗、刷盘子积攒的2万美元创立了俏江南……

    张益达摇摇头,“时代背景不一样,不可相提并论。

    说到这,陆奇噗呲笑了出来,看向张益达,问:“听起来是不是傻的,外加恶心和不国。”

    陆奇点头,叹道:“的确是这样!我是八十年代上的大学,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特别是最精英的那一小撮,都向往国外的生活,觉得国外的空气都是甜的。”

    只是从中国庞大的人才基数来说。硅谷华人所占的比例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硅谷华人都是很优秀的,因为意识形态乃至歧视,华人要想获得硅谷科技公司的职位比白人难上很多,甚至比黑人、印度人都要难上不少。

    我指的是在人才外流比例上面,印度比我们国家流出的况要严重很多。

    陆奇提出这个问题,还是很想看看张益达究竟有多大野心?

    到了他这个地位,单纯的钱财已不是最吸引他的了。他已经五十五岁了,选择加入一家公司,可能也就是人生最后一次职业生涯了。

    他要找一家最契合自的公司,施展毕生所学,看能不能在科技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