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都市言情 > 一个顶流的诞生章节目录 > 第759章 一山不容二虎

第759章 一山不容二虎(2/2)

一个顶流的诞生作者:白豆角 2021-05-12 10:21
道答案……

    当然是自然去看呀。

    一些人抱着“试毒”的心态,走进了影院。一时之间,《赤城》的实时票房,也随之节节攀升。

    下午时分,已然突破了亿元大关。

    票务软件的评分,保持在87分以上。

    不过众所周知,不管是什么电影,在影片上映期间,票务软件的评分都比较虚高。

    哪怕是烂片,在上映头几天,也有八分、九分的数据。

    所以多数人,不信这个数据。

    唯有专业的影视网站、论坛,分数才比较精确。

    但是让大家信任的专业网站、论坛,在电影上映的首映,却不对外开放评分功能。

    说白了,就是防止“大众”,恶意打分。

    听起来,也有道理。不过一些人却觉得,这是专业的网站、论坛,向资本低头的证明。

    不管怎么说,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

    《赤城》的首日票房,高达18亿。

    第一天,堪称是开门红。

    对于这个成绩,投资电影的时代公司,拍摄影片的曹良运,还有参演的苏哲、孟轻舟等人,颇为满意。

    毕竟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样的首日票房,等电影下画的时候,至少有二三十亿的总票房。

    具体是二十亿,还是三十亿,也要看运气、机遇、外在因素环境之类的加持……

    相对电影的成本来说,肯定是大赚。

    有了这个结论,一行人在路演的时候,自然是士气如虹。

    第二天的票房,由于市场上没有对手,《赤城》的实时票房,不降反增,破了两亿。

    哪怕只有两亿零几百万,也足够让剧组上下欢欣鼓舞。

    曹良运兴奋之下,更是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发出了豪言,要剑指三十亿。

    他兴奋了。

    要知道,他从业三十年,拍了十几部电影。

    其中单片票房最高的电影,都没有超过二十亿。在“后生晚辈”,轻松简单拿三四十亿,甚至五十亿票房的时候。

    他这个大导演,自然被吊打。在票房称王的时代,当然有无数人拿票房数据来挑事生非。

    尽管行业中,也知道大导演的地位,不单纯是靠票房撑起来的。

    比如说,一些大导演拍的电影,票房经常亏损,但是依然不影响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

    因为人家得到官方的信任,经常承接一些国家级别,甚至世界级别的大型活动任务。

    作为总策划,负责协调、指挥、编排各个环节。

    这样的导演,在行业中的序列很高,举足轻重,地位不见得比洛天幕差多少。

    另外还有一些,文艺片大导。

    人家一门心思,只拍文艺片,从来不涉足商业片领域,但是照样成为行业中的大佬。

    各种评奖活动,各种座谈、演讲,都需要他们镇场。

    如果一些活动,没有他们的参与,不管是行业,还是大众,都觉得这个活动逊色,不够专业,属于野鸡奖级别。

    这就是权威。

    奈何。

    曹良运两不沾。

    没有官方器重,又没有在艺术片领域中耕耘。

    他这个大导演,在时代的风口中飘起来,才有了如今的声名、地位,又不愿意跟随时代消逝而去,还想焕发第二春。

    《赤城》的成绩,让他狂喜。

    不过,还是保持了几分理智,没敢太飘。三十亿的数据,那是时代公司,给他估算的,最乐观的票房。

    他直接拿来用了。

    就算事后,没达到这个数字,也不要紧。只要破二十亿,有二十五六亿,也足够证明他“宝刀未老”。

    在众人的夸赞、奉承中,曹良运很“克制”,眯上了双眼,嘴角含着笑意,再也没有半点片场暴君的痕迹。

    相反,他很和煦,如沐春风一般,让大家再接再厉,在路演的时候,多费点心思,认真专注。

    等到庆功宴,大家都有红包。

    其实不用他特别提点,一个个演员、明星,在看到电影票房起势之后,就下定了决心,拼命的决心。

    再累,再苦,也要咬牙坚持。

    只要电影火爆,有几千万人观看电影,那么每个主演的人气,肯定迎来一轮爆发。

    到时候,广告、代言、商演邀请,岂不是纷至沓来。

    辛苦半个月,至少一两年不用发愁。

    值得!

    一群人憧憬,乐开了花。只不过到了第三天,他们却惊愕的发现,自己似乎太乐观了。

    电影在周五首映,第二天就是周六,票房比首日多。如果是正常涨幅,那么第三天星期天的票房,应该比周六更高一些才对。

    周末三天票房加起来,破七亿才符合票房的规律。

    可是现在,一帮人惊恐的发现。

    周日票房不增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