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科幻灵异 >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章节目录 > 第31章 陆战

第31章 陆战(2/2)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作者:列秋 2021-05-29 22:20
的导弹、火炮乃至核攻击,都是无伤大雅的。

    所以大型交通壕没有出现,但人员交通壕则被广泛应用至今。原因第一条,是其挖掘、施工简单方便,不用挖到3、4米深,3、4米宽,60、80厘米深,半米左右肩宽就行了,人员躬着腰能快步通行就行。

    第二,由于挖掘建设简单,不是大型工程,可以随意左弯右绕的迷宫式挖掘,让敌人根本观察、确认不到准确的行军路线,炮击再精确,无法确定目标也是白搭。

    还有专门发明出来的,60厘米宽的交通壕挖掘柴油车,其实就是把摩托车的框架前轮改装成翻土大犁轮,先往下压车头,把自己挖到80公分深的标准坑位深度位置后,在拉平车头,以步行的速度向前推进,所过之处,泥土统统被翻卷到两侧壕外堆起来,几百上千辆挖掘车,两两相对开,一小时不但就能挖出一条19公里直达前线的交通壕来了。

    第三,防御效果方面,有效的让碎片高爆炮弹,对人员的杀伤几乎降到了零,只要是在交通壕外爆炸,所有四散的碎片就不可能伤到人员。

    因此5日这天的战斗情况是,大白天的时候旁约百万大军,微弯着腰进入交通壕,往前线跑步前进。

    凯联方面监听到动静,惯例发动炮击,轰炸对面19公里的土地……虽然明知无法有效杀伤旁约方面人员,一发炮弹就算碰巧落进交通壕里面,以人员行进间距、速度,最多也就带走十来人,跟炮弹的消耗不成比例,但对于攻击部队的“欢迎”流程是要走的。

    头顶空爆的伤害也能被现代头盔有效防御,加上还有专门防御炮弹的密集阵进行支援……

    但战场毕竟不是郊游,如果我方让对方轻轻松松就进入战位,显示不出我方的“热情”,会影响到双方士气,让对方以为这边已经疲软,让我方一线将士以为上面指挥官抛弃他们了……气势就是此消彼长,会影响到战斗结果的细节。

    受到凯联“热烈欢迎”的旁约百万大军,在深夜前全部入驻堑壕,然后马上照明弹全发,一刻不停的连夜发起了冲锋。

    旁约的这次进攻,堑壕里的驻军也参与了进来,一直打到了6日,成功前进了1公里,7日凯联方面投入了装甲部队后,才把旁约的攻势给压住。

    别小看这1公里,中间19公里处的火线上,双方堑壕只隔着200米,两边都在步兵武器有效射程内,后面每隔200到300米就又是一条堑壕,一共三条,互相掩护,前面一条堑壕丢了,可以退守后面一条,可以在后面就近组织反扑,夺回丢失的堑壕。

    而旁约跟凯联都有的这三道堑壕防线,正好差不多是38公里中的1公里,是最近五年内才最终修筑形成的……

    打下对面的这1公里,意义重大,意味着凯联方面失去了现代的堑壕防御体系,只能重新利用旧时代的堑壕了。

    所以知道了5、6、7这三天的行动后,自然就明白先头步兵部队,是不可能有功夫去插信标,为跟进部队导航的了,战略目的就不一样。

    地震海啸也阻止不了的战争。

    在旁约方进入进攻出发位前,是伴随着羲檀乐称之为“礼炮”的漫长马拉松——因为这边世界末日了,她们听蘅蘅姐说对于错过“流星雨”十分遗憾,所以全球找着大动静场面观看。

    虽然当时银河帝国那边还处于战争中,但好事的小丫头们还是吵着换休,强行要到了假,赶过来看热闹……

    再说5日晚上,旁约第一阶段进攻步兵队伍,一到最前线,根本不带停的,一填满26公里长的“起跑线”,直接就发动集团冲锋。

    这个时代,有防御炮击的方法,自然也有了防御机关枪的手段,不再是地球一战、二战时那样,步兵向敌人完备的机枪阵地、防御工事冲锋,就是场一面倒的屠杀,机关枪无法再如同割麦子一般,一波波收割冲锋的步兵了。

    然而战斗并没有因此而变温柔,反而由于“矛盾”的升级,变得更加高烈度起来。

    到了半夜,战况更惨烈,两百米的距离,旁约一方一波又一波,举着机动护盾、推着移动碉堡,顶着凯联的反器材枪械、火箭筒发动不间断攻势。

    双方手榴弹、迫击炮、火炮,各种爆炸物丢向对面阵地,进行压制,密集阵火神炮时而对空防御炮弹,时而平射扫荡冲锋的人群。

    密集阵,一般来讲对空中来袭的炮弹无法有效的防御,高速中的炮弹有效拦截截面不足一针头,然而当单位空域中的炮弹,密度高起来后,空爆冲击波的密集阵,还是能击飞震偏炮弹、空爆破片的。

    高爆破片弹,空爆的话杀伤力反而更大,所以并不会当它飞到正上方空中时引爆它们,只会在它们抵达部队头顶之前,进行拦截。

    小型的密集阵火神炮,为步兵机动型的,是配属在连一级的防御火力,比班组重机枪高一个级别,火线堑壕里部属数量在一万到十万架之数。

    外观向一只21世纪的常见滚筒洗衣机,“洗衣机”肚子中间开门的部位,是一只齿轮转筒接头,由一名士兵专门背负两根1米到12长的六管加特林枪管,两个士兵推拉着四个大轮子的“洗衣机”在堑壕里跑步移动,三名士兵背负弹药,两名士兵携带柴油发电机系统。

    移动到专门挖掘出来的掩体战位里面后,推车的两士兵开始展开密集阵,卸下轮子变成稳定炮身的炮架,将其固定在原地,同时打开弹药仓、电源仓。背枪管的士兵,将转轮枪管跟密集阵炮身进行组装连接。

    炮手、观察手一般就是由推车的或者背枪管的士兵担任。

    弹药组的三人,装弹的装弹,挑选甚至还会现场制作有特殊要求的弹种。发电机组,任务最简单,放下发电机,把背着的燃料倒进去开始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