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都市言情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章节目录 > 458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

458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作者:肥美的韭菜 2021-04-23 07:40
    下午,许秋开始进行叠层器件文章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既然打算首投《科学》,许秋需要先找一个《科学》投稿的模板,同时也要了解一下《科学》期刊收文章的要求。

    于是,他直接登录了《科学》的官网,unication格式。

    在“研究文章”和“报告”中,《科学》要求材料和方法部分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复制研究。

    此外,对于生命科学中涉及一种方法的论文,《科学》鼓励作者向他们的合作伙伴bio-protocol《生物协议》提交一份详细的方案。

    《生物协议》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于2011年创办的一份专精于遴选、发表实验方案,需要同行评审的在线期刊。

    他们的目的打造一个开放获取与沟通的平台,分享高品质的实验方案,让生命科学的研究更高效,更具可重复性。

    这个还是蛮有意义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限定在生命科学。

    大概是因为里面造假的论文比较多?

    倒是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毕竟生命科学领域每年发表的高质量文章太多了。

    而基数比较大的话,即使造假的概率比较低,最终产生的绝对数量也会比较高。

    看新闻报道出来的学术造假事件,生命科学领域确实也是重灾区,甚至有院士牵涉其中。

    话说回来,其他领域为什么很少有院士牵涉进去?

    因为很多领域没有院士。

    第三种,“评论”。

    它要求综述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最新发展,并突出未来的方向,6000字左右,正文包括摘要、概述主要主题的导言、简要副标题和重要未解决问题的概要,10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4-6个图表。

    除了特刊的“评论”外,所有的“评论”现在都只在网上发表。

    也就是不会在纸质版的刊物上收录“评论”的全文,只会放550-600字的摘要,包括背景、进展和展望三个部分。

    大概也是因为篇幅太长了的缘故。

    而且,许秋估摸着《科学》的综述应该是大佬专属。

    反正他一般很少听到有人在《科学》上发综述,有机光伏领域他也没有看到过发表在《科学》上的综述。

    最后一种,“短评”。

    具体又分为了六类,包括“观点”(perspectiments)。

    “观点”,1000字加1张图片,需要突出近期重大的科学进展,但不能主要讨论作者自己的工作,可以为一个领域内的发现提供背景,或者解释潜在的跨学科重要性。

    同时,还要求发的“观点”应该为别人的研究增加一个维度,而不仅仅是对别人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进行总结。

    另外,由于是为了表达个人观点,除了极少数例外,“观点”的作者不应超过两个。

    换言之,就是别人发了一些cns之类的文章,我过来点评点评,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些工作的看法。

    当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提出看法的,基本上是大佬专属。

    “书籍或媒体评论”,最多800字,以新书、电影、展览、表演、移动应用程序、博客和其他可能引起读者广泛兴趣的媒体为主题进行评论。

    同时,还要求作者在投稿“书籍或媒体评论”前联系编辑,说明“为什么你认为这项工作会引起科学读者的兴趣,以及为什么你能很好地撰写评论。”

    看起来,有点影评的意思在里面,许秋估摸着同样是大佬专属。

    不过,《科学》期刊居然会收这种类型的投稿,还真是许秋之前没有想到的。

    “政策讨论”,1000-2000字,1-2张图片,最多15篇参考文献,要求介绍与科学和社会之间具有政策影响交叉点的问题。

    “信件”,最多300字,讨论过去3个月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或普遍感兴趣的问题。

    “电子信件”,“信件”的电子版。

    “技术评论”,最多1000字,2个图片或表格,15篇参考文献,无需补充材料,仅电子版发表,对前3个月内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核心结论和/或研究方法进行评论。

    总体来讲,“短评”这一类的文章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短。

    许秋之前看到的有机光伏领域就,发表在《科学》上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出自“短评”。

    这类文章,虽然也算是《科学》文章,但相比于第一种“研究文章”,和第二种“报告”格式的文章来说,含金量就差了不少。

    因此,一般出去宣传自己课题组发表《科学》文章的研究者,别人都会默认他们发表的是第一种“研究文章”,或第二种“报告”的工作。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发“短评”的人,多半也是大佬,很多都是自己本身就曾经发表过cns的。

    或许《科学》提供“短评”这个类目,也是为了能让大佬们在上面多灌灌水。

    这里的“灌水”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偏中性,和狂发sci三四区的那种灌水不同。

    本身“短评”就有点像是论坛一样的存在,大佬们在上面发点评论,就如同是论坛灌水一般。

    在了解四种投稿格式后,许秋没有纠结太久,便直接选择了“报告”格式,也就是2500字左右,大约3页的篇幅。

    因为他做的叠层器件,把有机光伏领域的效率直接推进到15%以上,接近16%的水平,属于非常重大的突破。

    他没必要把工作做的太过细致,主要是起到一个类似于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要是能吸引到一些研究方向摇摆不定的课题组,投入有机光伏的怀抱就更好了。

    毕竟,许秋一个人能耐再大,也不可能把有机光伏领域所有的活都干完,还是要靠其他工作者共同完成。

    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多,这个领域发展的也就越快越好。

    就像这次选择叠层器件顶电池材料时,自己课题组的材料就有些不够用了,需要找一些外援材料。

    确定了文章格式后,许秋本来打算下载几篇最新“报告”格式的《科学》论文当做模板的。

    结果发现下载不了,只能预览标题、文章作者、摘要等基础的信息,如果要阅读全文,或者下载文献全文pdf,就需要付费了。

    他这才想到学校没有购买《科学》的电子版资源。

    不过,很多期刊的电子版收费是有期限的。

    也就是说文章发表后经过一定时间,会自动转换为开源文章,这个期限有的可能是一年,有的可能是两年。

    因此,许秋找了找往期的《科学》论文,从中下载了几篇已经开源的“报告”格式论文,开始对照着制作模板。

    大体上和之前acs、rsc、wiley旗下期刊的格式差不多,改变的主要是一些细节:

    比如,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不是常见的上标,而是正常的字体大小直接跟在语句后面,用的也不是常见的方括号[],而是圆括号();

    参考文献本身的引用格式也和其他期刊有所不同,年份需要加圆括号,放在页码的后面。

    大致花费了一个小时,许秋终于完成了文章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就是构筑《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

    ……

    ……

    三天后。

    周三下午,许秋完成了这篇《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正文中,他一共规划了三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的主题是“基于am15g标准光照条件下,对二终端法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理论效率的半经验分析”。

    这张图片属于叠层器件文章中较为常规的配图,在平常单结器件的文章中并不多见。

    具体细分为a、b、c、d四张小图。

    其中,a图是核心。

    许秋构建了一个三维立体坐标系,xyz三个坐标分别为:

    x,外量子效率eqe,从65%到85%;

    y,顶电池的光吸收边λonset,近似于顶电池材料可以吸收光波长的最大值,从900到1200纳米;

    z,器件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pce,从12%到30%。

    此外,还有第四个变量,即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eloss,分为04、05、06、07、08电子伏特五个档次。

    同时,假定填充因子ff恒定为075。

    经过计算,得到在不同子电池能量损失下,光电转换效率随外量子效率和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变化的曲面图像。

    因为能量损失有五个档次,所以对应的三维立体坐标系中就有五个曲面。

    许秋为了表述直观,还给五个曲面染了色,从蓝到红分别表示光电转换效率逐渐增大。

    这张图片看起来比较高端,但其实背后的计算过程并不复杂。

    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可以通过公式换算出有效层材料的禁带宽度,禁带宽度再减去假定的能量损失,就得到了开路电压。

    禁带宽度已知,外量子效率已知,可以通过积分计算得到短路电流密度。

    最后,填充因子是给定的075。

    三者相乘,就得到了最终的光电转换效率。

    理论预测的结果还是比较美好的。

    在光吸收边为1100纳米,外量子效率75%,填充因子075,能量损失06电子伏特的条件下,有机光伏叠层器件的效率可以达到20%!

    20%!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短。

    现实的情况是,每个值都比理想情况下差5%左右。

    比如,光吸收边实际上只有1000纳米,外量子效率只有70%,填充因子只有070,能量损失是065电子伏特。

    从而导致,现实里的结果差不多就是20%*095*095*095*095=163%。

    而现在都还做不到163%呢。

    不过经过许秋团队的努力,已经非常的接近这个数值了。

    剩下的b、c、d三张图片,就是把三维坐标系之下立体的a图,变为二维坐标下的平面图。

    也就是分别固定外量子效率、顶电池的光吸收边,以及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三个变量其中的一个,考察光电转换效率随另外两个变量变化的二维图谱。

    其中,光电转换效率同样通过之前的蓝红颜色进行表示,并绘制出等效率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半经验分析图片中,许秋都把填充因子恒定为075。

    一方面,是因为填充因子相对比较特殊。

    它虽然是变量,但影响它的因素非常多,不是很好优化和界定,不像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可以认为直接和材料禁带宽度相关。

    理论上讲,填充因子主要受到太阳能电池器件本身的影响,最终得到的器件串联电阻越大,并联电阻越小,填充因子就越小。

    但实际上,不论是串联电阻还是并联电阻,都是在涂膜后才测试出来的,在涂膜前怎么让这两个数值随心意而改变,是比较难以做到的。

    换言之,器件填充因子的优化,几乎是纯粹的结果导向。

    填充因子比较小的体系,用到的光电材料以及加工工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被自动淘汰,或者自动转为冷门的领域。

    比如,全聚合物有机光伏的n2200的体系,填充因子通常会比较低,甚至只有05、06左右,现在做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就非常的少。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一个三维立体图谱中,只能有三个自变量,如果再加上一个填充因子作为变量,就需要用到四维坐标系了。

    四维坐标系,许秋就算想画,也画不出来。

    况且,现在虽说是三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其实也是有限制的。

    其中一个自变量“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并不是连续变化,而是以01电子伏特为间隔跳动变化的。

    如果这个变量也连续变化,那么最终得到的就是连续曲面。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连续变化的曲面就会等效为一个立体的结构。

    此时,“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变量,将取代光电转换效率成为新的z坐标。

    而原本是z坐标的效率将“坍缩”为颜色,或者是一个强度值,从而得到一张真·立体图谱。

    在纸张这种二维空间中,是无法表达“真·立体图谱”这种三维图谱的。

    这也是之前“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非连续变化的原因。

    第二张图片,单结器件相关的表征。

    这个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