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都市言情 >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章节目录 > 六百一十二 你怕不是在为难老夫?(求订阅~)

六百一十二 你怕不是在为难老夫?(求订阅~)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作者:武剑仙 2021-11-10 18:59
    网络上,看到燕一仙气飘渺演出的观众们,也都激动起来。

    尤其激动的是古琴爱好者们。

    如果问一个并不了解音乐的普通人,提起我国民乐,会想起什么乐器?

    那么,几乎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古筝二胡唢呐”。

    这三大样,也是很多现在国风古风流行音乐最常用的乐器。

    但如果继续问,人们根据第二印象答出来的,或许就是“琵琶”,“竹笛”。

    再稍微“冷门”一点点,可能会是“笙”,“箫”,“扬琴”等等。

    唯独谈起古琴,很多不了解的人或许会经常一头雾水。

    “古琴不是古筝吗?”

    “啊?原来古琴是一种乐器啊,我以为是古代的琴的统称”

    而这一次,看到李文音将古琴拿出来,展示给观众,展示给这些外国大佬们看,古琴的爱好者们只感觉一阵狂喜。

    毕竟,相比其他的民间乐器,古琴似乎真的显得有些“孤高”。

    就算“古琴”这个词汇会有人了解,但若是换个古琴的其他名字,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丝桐,瑶琴,玉琴!

    而哪怕知道古琴的人,似乎也有一个错觉,亦或说是一种误会。

    古琴太“高雅”了,我不行,不配听,听不懂

    古琴在很多人的眼中,似乎显得有些“清高”!

    甚至一度有“古琴雅致,古筝俗丽”,“古琴悦己,古筝悦人”的说法。

    受到古代“士”这个阶层追捧的古琴,也让乐器之间也充满了偏见。

    仿佛“悦人”是取悦他人,让古筝失去了骨气,有些媚俗。

    而古琴“悦己”却似乎感觉更加高雅脱俗。

    这很可能就是最早的“踩一捧一”了。

    但其实,本质,都只是乐器,是音乐的一种表达手段罢了。

    悦己悦人,到了现代,并非相反的排斥方,而是互补互助,缺一不可的一个整体。

    任何乐器都悦己。

    连自己都无法取悦,凭什么去打动他人呢?

    任何乐器也都悦人。

    优秀的演奏者,哪怕共情之处再如何复杂高深,也总会有知音。

    就像是李文音的这场演出一般。

    足以悦己,亦可悦人。

    不媚俗,却也不孤高!

    音乐,真正表达出什么,看的还是演奏者本身。

    就好像网络上常出现的“踩一捧一”一般。

    若是真正喜欢一个事物,永远不要靠踩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样只会让自己所喜爱的事物蒙羞。

    会说一种乐器,音乐种类如何高雅,其他的相比之下如何一文不值,这都是傲慢的偏见与无知识无智慧的附庸风雅,并非真正的喜欢。

    音乐与快乐,都是乐字。

    乐,即是乐

    而在古琴演出结束后,另一名演奏家,也正坐到古琴的正对面。

    古筝演奏大师苏南先生。

    这是一位女演奏家,但业内的人,无不恭敬的称呼其一句“先生”。

    隐隐之间,两种乐器,既有分庭抗礼之势,亦有相辅相成之样!

    与古琴完全不同的音色响起。

    温和醇厚的古琴,变成了明亮清扬的筝音。

    观众们也看到了琴曲名。

    《秋夜筝》!!

    这,才是李文音安排的点睛之笔!!!

    这是一首陕西筝曲!!

    琴曲充满了浓厚的国风气息,但似乎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国风气息。

    很多观众隐约有这样的感觉,但却并不知道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感觉,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

    与普罗大众理解中的“国风”印象,有些不一样!!

    这便是陕西筝曲中的一个特色。

    这首曲子中,充斥着二变之音!!

    很多华国国内的音乐家,听到这首曲子后,真的实在忍不住,就想到了李文音曾经有一首流行歌曲,也以这二变之音为主!

    《烟花易冷》!!

    陕西筝曲中,所谓的二变之音,正是4与7!!

    而普罗大众听习惯了的国风,音阶是12356!

    4与7这两个音能否用好,极其考验作曲家的能力!

    因为,与“方方正正堂皇大气”的12356相比,4与7,充满了一种

    中立性与游离性!!

    古筝的琴弦定音就是12356。

    也就是说,从下到上随便找一根弦弹奏,依次向上弹奏五个音,然后第二轮起弦来到这根弦的上数两根弦,再弹奏五个音。

    653,365。

    如果再加点简单的东西

    比如

    5656,1235,65312

    这么简简单单来一波,笑傲江湖的《沧海一声笑》就出来了。

    哪怕完全没学过音乐的,甚至连音乐是啥都不知道的人,也可以在三分钟内学会。

    三分钟可能都有点多了,一分钟吧

    就算找不到琴弦也没关系,古筝上绿色的那根琴弦就是5。

    上面低音,下面高音,会数数就能找到

    不找其实也没关系,毕竟五声音阶就是五个全音,音差等距的情况下没啥区别。

    随便找根弦,你说它是几它就是几,按着数数弹就完事了,反正是自己玩,也不会有专业的同志前来出警

    而4与7这两个音,则需要在3与6的两根琴弦上,通过左手按音获得。

    正是因为需要手动变音,不是空弦

    所以,变化之色便油然而出,充满了游离性!

    1234567的音程差距,便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12356的全音音差,无论怎样都不会不和谐,随便瞎写,不说好听,但肯定不会难听。

    而4与7的半音,听起来会让曲子出现“怪”味!

    所以,古琴,古筝,空弦定音的时候,不会出现4与7的琴弦。

    只有在少数必要的时候,才会手动变音到7,来营造从1上升,以7做悬念预告,最后达到高音1。

    4出现的机会非常少。

    而之所以有古代的文人认为二胡是一种y荡的乐器,是一件sao东西便是因为这类弦乐器可以轻松拉出任何音高,一不小心4和7就全蹦出来了

    而这4与7,虽然极其容易破坏整首乐曲的严谨感与味道但若用的好了,简直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尤其是古筝。

    按下去,音不是咔嚓一声定位到这些需要按音的半音的。

    而是随着拨弦与按压的力度,出现上下波动的感觉,也就是游移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