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球长章节目录 > 第五百二十四章 宗教局

第五百二十四章 宗教局

我要当球长作者:汉风雄烈 2018-10-03 08:34
    秋天的夜幕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董威带领着队伍绕过前面的山头,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夜幕袭来,山谷中的秋风带上了浓重的凉意,远处的山头再也看不见痕迹了,只能隐约望到层峦叠嶂的庞大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

    七八月里的甘肃还没有太冷,这里气候最大的问题是昼夜温差太大,中午热的时候能有20°,可晚上就5°以下了。特别是太阳落山后,迅速变冷。

    这支骑兵绕过了山脚,停了下来,所有人都穿上了背袋中的薄棉衣。而董威本人则穿上了一件皮大衣,是鹿皮制作的,很柔很轻便,也很保暖。风吹在董威脸上并不能让他皱一皱眉头,刚刚结束的平凉之战,心无战意的清军在复汉军的攻击下再次落荒而逃,董威需要带着骑兵迅速由平凉北上,向着黄河岸边插进。

    这样不仅可以把至今还滞留在宁夏的一部分旗人和刚刚向北逃入宁夏的清军给截留在那里,更能让北逃的一部分新绿武装锁死在宁夏。

    夺取了陕西以后的复汉军立刻就对甘肃展开了攻势,战斗完全称得上‘追亡逐北’。大兵跟着清军的前后脚,进入甘肃的东北,在平凉才完成了陈鸣下达的‘再次痛击俄罗斯人’的军令。斩获俘虏近六百人,虽然里头大部分是战斗力低弱的鞑靼人。

    正式展开甘肃攻略的复汉军并没有对新老绿教武装,还有甘肃各地的汉族武装,不论三七二十一的就展开碾压。而是很明智的招抚了汉族武装,招抚了老绿武装,只对新绿武装方痛下辣手。如果说之前复汉军的斗争矛头还直指清军的话,现在就彻底的抹下了面子,也不管那些新绿武装手上是否沾染了汉人鲜血,都被复汉军一路车翻。

    后者被逼的只能向西向北逃难,甘肃东部区域的正东和东南两块区域里,新绿的星月寺或被捣毁,或是改作他用。而被俘的战俘和民人也被打入了劳改营。将来的大西北植树育林计划可需要太多太多的人力的,还有道路修通等等,劳动力缺乏缺大发了。

    而再看八旗和清军的处境,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跑到了兰州及更细的地方,但还有小部分留在宁夏。董威说要面对的敌人就是这小部分清军,还有逃入宁夏府的新绿武装。而宁夏这个‘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塞上江南,地理位置真的很得天独厚,如果是休养生息或者是屯兵,这里将是一个完美的地方,土地肥沃平坦,水力充沛,无论是耕种还是放牧,都是一块福地。

    但是要从这里往西面去,那可就悲催了。银川的西面是贺兰山,贺兰山的更西面的腾格里沙漠,那就是一道十足的鬼门关啊,让人望而生畏。虽说腾格里沙漠中有一处处的草湖,但清军就算有熟悉地理的向导,清军加新绿,小两万军民要横穿浩瀚的腾格里沙漠,那也是九死一生的。而从银川向北面走,又是乌兰布和沙漠。

    这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并不相连,也存在着草原通道,但那等于是绕着腾格里沙漠走上满满一周,才能抵到甘肃的西部,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就算复汉军不派兵追击,沿途路上的艰难困苦也能夺走大部分人的生命。

    所以啊,他们只有沿贺兰山向南,也就是顺着黄河,如此的走到兰州府。而中卫这个地方,就是清军和八旗,还有新绿们必须要保的地方。他们要从中卫走过,沿着黄河转兰州,然后从兰州继续向西,向着凉州甘州肃州去。

    保不住中卫,那么这条生命线就给复汉军掐死了。

    董威对这一战有着期望的。自从西北攻略发动以来,清军的表现堪称垃圾,一次次作战都表明了西北清军脆弱的战斗意志。即使是在延安,海印都死了也没个卵用。

    复汉军可以说是赶在清军的屁股后面一路夺下了山西和陕西,现在又要夺下半个甘肃了。

    但复汉军却从没有能将清军逼到不得不死战的境地,只有现在,在中卫,这还复汉军第一次将清军逼到了不得不拼死一战的绝境!虽然这支清军只是西北清军中的一支。

    这个地方一失,宁夏清军和旗民残余就成了瓮中之鳖,而且跟他们一起当鳖的还有平凉之战后晕头转向的往北逃的一部分新绿武装,后者兵力并不多,只有一两千人,但都是骑兵。

    董威现在还需要时刻提防的是,兰州的清军会不会也出兵来夹击,接应宁夏的人马。他这一回的任务是很较重的。

    副座,前面就是古水井堡。而过了古水井堡,最多再有二十里,那就是中卫的治所所在宁安堡了。

    今晚上咱们就在古水井堡扎营。董威不觉得二十里路是多么远的距离,不过派出去探骑是必须要做的。让探马都小心一点。队伍距离目的地越近,也就是距离敌人越近。

    董威手下只有两千来人的马队,兵力上处在劣势,就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这一战的性质不一样。之前的清军,至少是永瑢带领的清军主力,那想来是能跑啊跑的,可现在这支清军却极可能要拼死一搏。再说了,董威在甘肃都这么长时间了,他怎么会不知道新绿教徒们的疯狂呢。

    古水井堡是中卫一个很老的地名,相传在北宋的时候就有了。明朝的时候更是成为宁夏卫一支卫兵的驻地。但如今一切都被风吹雨打去,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村子,回汉杂居,都算不上是个镇集。

    外头的栅栏土墙还不到一丈高。不过夜间土墙栅栏也是守的有人的。近来两年,整个甘肃都不安稳,古水井堡一样组织起了丁壮,值夜巡哨。还集资外购了一些铁料打造刀枪。

    今晚上值夜的人离得老远就听到了马蹄的轰鸣声响,吓得人连忙把土墙上的铁钟给敲响了,铜锣也给敲响了。整个古水井堡的人都给惊动了。

    天刚黑不久,很多人已经躺下了,但还没睡去。古水井堡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一日三餐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家来说都是奢望,即使当地的富户,还有hh中的阿嗡,到了晚上也的话很不客气,但门下的这一汉一h,脸上全都浮现出了由衷的笑容。复汉军好啊,复汉军守规矩,不祸祸人。比清军和乱兵土匪都强多了。

    特别是那个中年汉人,笑的一百个开心。这可是汉人的武装,还马上就是自己的朝廷了,他心里彻底放下了。

    复汉军在西北民族宗教矛盾上的表现可比原先的满清朝廷强硬多了,也光明正大的彻底倾向于汉人。后者在西北的统治期间虽然也扶持汉人,目的是为了压制绿教,可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利用绿教牵制汉人呢?西北这块地方,不是东风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