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生活是美好的章节目录 > 第747章 变化

第747章 变化

重生之生活是美好的作者:秋味 2018-10-06 11:45
    “如果是商业地产还行,如果是住宅的话,恐怕你看不上。”话落贺铮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道。

    “这话怎么的?”顾展砚好奇地问道。

    “我建造的都是户型?你要是想买的话没问题!”贺铮轻松随意地道。

    顾展砚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仔细思索了一下道,“房价涨了,中型户型在1976年每方尺售价是65元,而现在每英尺马上就要破千了,一套400英尺的房子得要四十万,快长了三倍。啧啧……而现在的人工工资,普遍在000到000元左右。”

    “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呢?”顾雅螺看着顾展砚微微一笑道。

    “其二当然是买房的人喽!香江的人口持续膨胀,社会结构亦发生转变。1970年,香江人口尚不足400万,但到今年已经是破了500万,大量新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对房屋需求肯定造成了持续的压力。而且,五六十年代是香江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批人在现在已经均进入结婚年龄。国人的房子情结,结婚肯定要买房,大的买不起,只能买的,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和老人住,所以家庭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核心家庭正逐渐取代家族大家庭。这新婚夫妇对住房的需求惊人。”顾展砚看向贺铮双手抱拳道,“铮少真是财源广进啊!”

    “借你吉言了。”贺铮笑着谢道,“在7年股灾。74年中东石油危机过后,香江经济经过短暂的调整,于1976年全面复兴。该年香江本地生产总值增幅高达171。这主要因为香江经济具有高度的弹性和灵活性,能迅速因应国际市场的转变而作出调整。”

    “之所以快速复苏,是因为香江的制造业属轻纺工业,不是重工业,对能源需求较,故能很快度过能源危机,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快复苏。”顾雅螺附和道。

    “而且这一时期。香江经济开始转型,成为亚太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1970年以前,香江金融业差不多全是由经营零售业务的商业银行构成。5555,≥c≧o70年代初。随着股市勃兴,大批跨国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人银行、国际投资银行纷纷到香港开设分支机构,本地中型财务公司、证券公司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后。港府相继放宽外汇、黄金管制。使石油美元东移,香江逐渐成为国际贷款的重要中心和世界四大黄金市场之一。股市也逐步回升,形成“金股齐鸣”的繁荣景象。1978年,港府宣布“解冻”对银行牌照的发放,大批国际银行进入香江。现在的香江已从单纯以经营银行业务为主的模式,演变成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以外资银行数量计算,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大批跨国公司在香江开设分公司,大大增加了对香江商业楼宇和高级住宅的需求。”路西菲尔别有深意地看着贺铮道。

    贺铮莞尔一笑道。“刺激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转变。1976年,转折性的一年。结束了为期10年的十年动乱,并开始推行四个现代化计划。1979年,伟人复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并推行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路线。其后,又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香江与内地的经贸联系因而获得全面性的发展。香江顿时成为中国内地与国际经济的枢纽和桥梁,大量外资流入,准备以香江为跳板进军内地市场。时局的骤然转变,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鼓舞,香江经济遂呈现了战后以来罕见的繁荣,1975年到今年,香江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的实质增长都在10以上。”

    这却是是一个喜人的数字,可惜没国人什么事?看的贺铮非常的不忿,凭什么啊!倒腾一下,就挣的比他们多的多,凭什么?所以才虎口夺食,各凭本事!

    顾雅螺浅笑道,“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里,房地产业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盛衰,牵涉到大批关联的行业,左右经济的升降;反过来,经济的情况对房地产也会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房地产的起跌也与居民的生活素质息息相关。”

    “地产市场太热,要心跟7年股灾,虽不至于像手里的股票像废纸一般,但也得担心楼市崩塌,砸在自己手里的不是钱,而是水泥疙瘩。”顾展砚摩挲着下巴慎重地道。

    “看着我干什么?我错了吗?”顾展砚迎向他们三人投来的目光道。

    “的不错,等到买菜的大婶都是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