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科幻灵异 > 恒远之路章节目录 > 第170章 昔日的恋人

第170章 昔日的恋人

恒远之路作者:卢书泉 2018-10-07 16:36
    哲国本土义务教育的全部支出,包括教师工资和福利,全部由中央政府的财务负担,各级地方政府并不负担义务教育支出。

    但是在占领区内,哲国采用刺国的模式,刺国原政府把义务教育的管理划归各级地方政府自行管理,这里的各级地方政府甚至细化到乡村一级,也就是说,一个小乡村的义务教育支出由这个小乡村的财务来负担。

    哲国人占领刺国领土后,沿袭了这个模式,其本质是用占领区的税收来支付占领区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支出,哲国本土不向占领区拨款,即使占领区内哲国儿童的义务教育,也是如此模式。

    这一模式导致了不同地区老师工资和福利的很大差异,同样是教书育人,仅仅因为分属不同区域,其工资和福利截然不同,这就造成了老师之间的相互比较,工资福利低的老师就会心生抵触,跑到教育部门或者政府要求涨工资。

    台水镇教师写信投诉的内容就是该镇教师工资福利比相邻的河坡镇要低许多,东山城水机关也曾过问过台水镇水机关,台水镇水机关转发台水镇政府的答复:

    台水镇不属于沿海地区,没有沿海补贴,而河坡镇属于沿海地区,可以额外发放沿海补贴,因此河坡镇的工资比台水镇的工资高。台水镇的教师不懂政策,纯粹是瞎搅和,台水镇政府不予理睬。

    听完王甲贺和甘甜怡的汇报。阮经天有些无语。他根本不赞同刺国原政府的这种教育管理模式。

    刺国对义务教育管理的这一模式,导致了很多乡村的孩子根本得不到义务教育,因为刺国的现状是农村很贫困。农村的民众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顾得上让孩子读书?

    为了改变乡村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刺国原政府曾实行“未来工程”计划,让普通民众、商人等捐款修建“未来工程”小学。普通人捐资建立“未来工程”小学的校舍没有太大困难,但是后续的老师工资及福利总不能也依靠捐款吧?

    有的小乡村负担不起老师的工资福利,于是有一些未来工程小学沦为废墟,还有的“未来工程”小学在建成之后。改变成其他赚钱的用途。

    这种管理模式的结果就是只有富裕的大城市的儿童能享受高质量义务教育,中小城市的儿童接受低质量的义务教育。贫困地区的儿童没有义务教育。

    阮经天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体现在三个指标上,一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二是对丧失劳动能力老人的养老,三是对生病之人的医疗。

    如果一个国家的中央财务能够负担全体国民的这三件事情。那么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会很高,国民的凝聚力很强,国民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操。

    如果一个国家把这三件事情下放到各省、各个城市、各个镇、各个乡村,甚至是个人来自行负担,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甚至会使一个国家可能处于分裂的状态。

    至于政府鼓励普通民众捐款修建“未来工程”小学的举措,阮经天认为这种举措绝对是响当当地打政府的脸,这种举措是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

    在国家中央政府不承担教育、养老、医疗这三种基本保障的情形下,普通民众实际上没有国家的概念。他们只有省、市、镇、甚至乡村的概念。

    民众将税收上交给国家中央政府,但是国家的中央政府并没有承担这些关乎民众的基本义务。这种不对等,就导致了普通民众对国家的概念很淡薄。仅仅从道德的制高点来强调国民的凝聚力。这是很苍白无力的。

    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是关键因素,国民履行了向国家中央政府交税的义务,可是国民没有享受到国家中央政府应给予的平等权利。在此不对等的关系上,谈论爱国主义情操,这就要求国民有极高的道德,可是国家中央政府为何不尝试履行应有的责任来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操呢?这比空洞的道德说教要强上许多。

    普通民众的感觉和感知是非常直接的。哪个层级的政府给予他们好处,他们就对这个层级的政府有归属感。

    因此刺国的普通民众对外往往喜欢宣称“我是柳云省人。我是东山城人,我是台水镇人,…”,很少有说“我是刺国人”。

    譬如,刺国人到外国观看比赛,打出的标语是:“柳云省民众支持…”,而其他国家的观众都是统一的“蔓国”、“麦国”等标语。

    于是有的外国人很好奇,问道:“柳云省这个国家在哪里呢?从来没听说过柳云省这个国家呀!”

    柳云省的人解释:“柳云省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刺国的一个省。”

    外国人更惊奇:“你们柳云省想要独立出刺国吗?…”

    哲国人侵略刺国之前,刺国的义务教育下放至各个层级的地方政府,而养老和医疗保障是一片空白。

    哲国人占领部分领土后,在占领区内对哲国儿童实行强制的义务教育,对刺国儿童实行自愿接受教育的机制,即想上学的刺国孩子,免费接受教育;不想上学的刺国孩子,不勉强。

    但是哲国本土的中央政府不负担远在刺国任教的哲国老师工资福利,而由当地政府自行解决,这令这些哲国老师很不满意,几乎天天到当地政府、陆军部讨要说法。

    阮经天不清楚哲国人为何会沿用刺国的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他甚至怀疑当时出台此政策的哲国高官可能是刺国的间谍。因为这种政策明显为占领区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长此以往,远在刺国的哲国老师会竭尽全力地想办法回到哲国。若哲国老师全部离开刺国,那么哲国的其他人还能长久呆在刺国吗?

    作为水机关的人员。阮经天不会对这一奇葩政策本身提出疑问。水机关的职责是监督公务人员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因此,对于台水镇政府是否给老师涨工资,阮经天不会表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