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科幻灵异 > 抗日之我为战神章节目录 > 第六百五十二章 挨骂和喜讯

第六百五十二章 挨骂和喜讯

抗日之我为战神作者:风雪云中路 2018-10-07 19:40
    听到有zhong yāng发來的电报,杨震急忙的接过來,这封电报是部队自从云岭转移开始,zhong yāng还是第一次來电,而且还是使用的还是自己与zhong yāng联络,军部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专用密码,让杨震怎么能不吃惊,要知道,自己到皖南已经近一个月,zhong yāng还是第一次启用这个密码。

    不过虽然急于查看电报内容,但杨震却是迟迟沒有翻译,zhong yāng既然此次启用专用密码,也就说明这封电报的内容绝对是绝密,按照规定,翻译这种电报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有外人在场的,即便李慧兰是军部机要科的报务员兼译电员,但按照规定也是外人。

    看着杨震接过zhong yāng电报,却迟迟沒有翻译,李慧兰明了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她并沒有在这里等候杨震将这封电报翻译出來,更沒有去追问电报的内容,作为译电员和收发报员,通讯工作中的纪律她很清楚。

    在通讯工作中,有着严格的纪律,无论电报上的内容是什么,自己都绝对不能问,即便是自己译出來的,也不许问,更何况,这封电报自己都沒有密码,如果不是上边开头有两句zhong yāng与皖南部队专用联络密语,手头并沒有密码的李慧兰甚至以为这封有如天书一样的电报,会一封不明电报。

    要知道,作为军部最重要译电员的她,之前在军部平均每天要处理上千封的电报,这中间即有军部自身与zhong yāng,以及下属各个支队、根据地之间联络电报,也有监听的三战区各个部队之间的无线通讯联络,还有整个江南ri伪军之间的通讯联络。

    这里距离上海这个中国的商业中心又近,虽然上海已经沦陷,但毕竟底子还在,国民zhèng fu还有大量的机构留在上海的租界,所以电台经常还有一些莫名其妙,不知道究竟是谁发的电报,开机时候,收到一封不明电报这太正常了。

    即便频率是专门与zhong yāng联络的频率,但在全国同时一时间,使用这个频率和呼号电台恐怕绝对不止一部,这封字数长达近千字的电报,用的又不是皖南部队与zhong yāng联络的专用密码,要不是开头有两句政委在到皖南后,zhong yāng发來的专用识别密语,李慧兰还真的错过了。

    既然zhong yāng沒有用惯用的密码发报,自然就说明这封电报自然是政委一个人看的绝密电报,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而且按照军部队电台工作的纪律和要求來说,自己不能去看,更不能去问。

    看到李慧兰离开,在手上看看这封长长的足有几千字的电报,杨震摇了摇头,从军装的上衣兜里拿出一支贴身收藏的那个用來作为密码本的步兵cāo典手册,用步兵cāo典手册作为密码本,还是与zhong yāng联络的最高级密码本,恐怕任何一个人都想不到。

    而对于杨震來说,即便这份密码本不慎遗失,就算被三战区的人捡走,恐怕也沒有人会想到这是一个高级的密码本,最多也就将这个步兵cāo典手册,当成新四军内有些人研究战术的一个教材而已。

    这个主意是临行之前,杨震出的,用他的话來说,很多时候越是不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东西,越是普通的东西,隐蔽(w)g能才会越好,一本在之中随处都是的步兵cāo典手册,换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一本最高级的密码本,即便丢失,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本密码本虽然轻便,可以随身携带,但对于杨震來说,翻译的过程却是让他很是痛苦,一个字一个字的核对,可谓是相当耗费心思的活,需要很大的耐(w)g,等在最后的耐心消耗完毕之前,总算将这封一千余字的电报翻译后,杨震才发现自己的确不是干这种活的人。

    当杨震拿起这封自己亲手翻译完的第一封电报后,看到上面的内容时候,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却依旧是只能苦笑不已,仅仅从电报的内容上看,杨震已经知道zhong yāng对于自己带领部分兵力,吸引敌军注意力,掩护主力行动的计划相当的不满意。

    这封措辞强硬的电报,单单从语气上杨震就可以判断出是主席亲笔所为,从电报上的措辞,杨震可以感觉到主席对于自己的这个行为很是恼火,甚至透过这张薄薄的电报纸,杨震都能感觉到主席的怒火。

    但接下來的内容,却是让杨震兴奋不已,一直困扰双二十三毫米高炮迟迟不能投产的联动系统,终于在军工部的努力之下试制成功,经过测试,(w)g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而且最关键的是在改为使用美国提供的优质钢材后,重量比原來使用苏制炮钢轻了百分之十,别小看这百分之十的重量,减轻了这百分之十,这款高炮的机动(w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