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章节目录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生财大计

第一百八十五章 生财大计(2/2)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作者:幸福来敲门 2018-10-14 15:02
都被李晓投资入城下町发展中。

    眼见自己的城下町正蒸蒸曰上的发展,李晓心底生出一股对未来期待感,因为城下町的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商业的繁华。

    商业的繁华之下,也就意味着李晓从城下町征收的赋税增加,成为除农田税收,矿山以外,第三个收入。

    在战国末期,因为借鉴织田家重视商业,矿山的兴起,很多大名家也效仿如此,不再视土地年贡为主要收入,转而加大对商业开发。

    仅以陆奥国的安东家而论,在关原合战那一年,土地年贡以外收入,就超过年贡的收入。

    而李晓眼前的神冈城城下町,虽未成形,但已可以预期到未来的发展,这里将会成为武田家进入越中的重要通路。

    只要武田家继续执行三路并进,攻打越后的计划,那么神冈之町就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以后的商机将源源不断的增加。

    但是神冈之町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一年只有七个月的贸易时间,道路通行不便等等都是进一步制约城下町继续扩大的限制。

    不过在大藏长安给李晓的预期估算下,明年这个时候,神冈之町就会给李晓带来不小的商业收益。

    在听完大藏长安的汇报后,李晓对领内的发展感到十分满意。

    除了现有情况以外,大藏长安还提出了两个构想,一个是开垦新田,因为现在城下町的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渐渐飞驒本地的粮食已经不够供应了。

    而若从越中,信浓运输粮食来飞驒。那么因为路程消耗,粮价就会上升。

    这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有经济繁荣的发展。

    所以大藏长安提议在明年中,鼓励农民整治水利,大幅开垦新田,以增加飞驒本地粮食的供应。

    同时新田的增加,也可以提升李晓领下的石高,算是一举两得。

    而对此李晓却有另外的看法,因为考虑到飞驒的高地气候,山地地形,所发展水稻,小麦等粮食开垦并非有太大的前途。

    相反若是土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不仅耐寒,并且适用土地贫瘠的山区种植。

    以李晓看过起点yy种田文的经验,在明末时期,土豆,玉米已被西班牙人引入中国,而到了清朝时,这两种作物,还有番薯,支撑起后来中国的人口膨胀。

    但现在对李晓现在而言,飞驒是个山区,因为消息闭塞,去找西班牙人,明国人去引进土豆,玉米两种食品,还是个老大的难题。

    李晓下一步准备派忍者众去接洽这方面事宜,看看能不能联系到西班牙人。

    接着大藏长安又给李晓提出了第二个构想,就是在神冈之町实行盐买卖垄断。

    大藏长安提议中的意思,就是关于从神冈之町进入飞驒国的所有过关盐货,只能在神冈之町进行买卖。

    这样神冈之町,就会成为整个飞驒的盐货集散中心,飞驒国要买盐的人大多只能通过神冈城这个途径,此举不仅能增加税收,还能进一步提高城下町的繁华度。

    盐对于飞驒,这样的山地内陆国而言,绝对是个垄断姓的战略物资。

    所以在神冈城,这样主要通路上,垄断盐业这其中绝对是一项很大的赚头。

    这一点在历史上,织田信长也做过。

    他建起安土城后,为了增加安土之町的商业收入,就曾硬姓的规定,领内之内的有关于马的买卖只能在安土之町进行。

    李晓听了却摇了摇头,大藏长安的想法很好,但却没考虑到具体实际。

    眼下飞驒国盐业,主要是由盐屋秋贞,进行垄断的。在这个没实行乐座乐市的年代,如盐屋秋贞这样的座商权力很大,等于垄断了飞驒整个盐业。

    若是真按大藏长安所提议的,在神冈之町强制实行盐业买卖,一定会触及盐屋秋贞的根本利益。

    到时候盐屋秋贞,很可能会跟李晓翻脸,若是他一怒之下,对飞驒国实行盐业禁运。

    那么李晓领内盐价飞涨,领民们很可能会起来暴动,到时候自己这个领主大人,就不好办了。

    另外盐屋秋贞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不通过神冈城,改由现在姊小路家领地上,从越中运盐到飞驒也是一样。

    他唯一只需绕一点远路就是,而李晓却是一文钱都赚不到,还大大吃亏。

    大藏长安见自己两个意见都没在李晓那里通过,显得颇为沮丧。

    但李晓随即安慰了大藏长安,虽说他的意见没有在自己这里通过,但他的这两点构思,确实给了自己很好的启发。

    特别是第二个构思,实行盐业垄断,现在可能不行,但若是李晓将来能攻下斋藤家的城生城,这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攻下城生城,等于李晓在越中获得了一个据点,越中靠海,当地的盐商肯定不止盐屋秋贞一个。

    到时,李晓就可以不通过盐屋秋贞,而联系到另外的越中盐商,可以打破对方的垄断,实行自由市场贸易。

    并且这时,李晓手头上已经有城生城,神冈城两个飞驒,越中进出路的据点。

    盐屋秋贞那时候再想绕路运盐,就往大山里,再绕几十里山路吧。

    如此,李晓推行大藏长安的强制食盐交易的计划,才有十足的把握。

    而这强制食盐交易只是第一步,李晓想到更深远的是,就是著名的武田家断盐事件。

    历史上,因为武田义信的造反,提前泄露了武田信玄攻打今川家的意图。

    所以今川家以武田信玄破坏了甲相骏三国同盟为由,联合北条家对武田家实行食盐禁运。

    这个举动一时造成,位于山地内陆国的武田家内部盐价的飞涨。

    李晓预知了历史上这一情况,正好通过盐业垄断这一途径,对食盐实行囤积。

    待武田家内部食盐危机一出现,他就可以立即运盐往信浓,甲斐。

    如此一来,既可以成就李晓危难之时,心系主家的名声,又可以乘此机会赚他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唯一可惜的,就是历史上上杉谦信‘赠盐予敌’的佳话,看来是要失传了。

    想到这里,李晓不知觉脸上露出了笑意,计划是很不错,但是这项计划的前提,就是必须攻下越中的城生城,作为先决条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