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玄幻奇幻 > 光阴酿章节目录 > 173.第八十三章(下)

173.第八十三章(下)(2/2)

光阴酿作者:冷素商 2018-10-15 16:22
这个孩子,怎么刚回来就挖鼻孔。

    然然在那一瞬间就崩溃了,撇着嘴巴哭出了声音,哭诉道:“为什么刚回来就不能挖鼻子,为什么你们天天说我挖鼻子,为什么……”

    我们又把那个挖鼻子的后果和危害重复了一遍,一个小姑娘,成天挖鼻子,会把自己的鼻孔挖的老大,长大了以后会丑的。

    然然说,丑我不怕,鼻子是我自己的,我想挖就挖。

    我说,那可不行,鼻子这样挖是会流血的。

    然然说,我不怕,流就流。

    我说,鼻子这样挖会挖豁的,豁了就漏雨了,而且不能擤鼻涕了。

    然然说,那我不管。

    我说,你不管,我可得管,法律规定你到十八岁才有行为能力,十八岁之前你的鼻子是大家的,十八岁之后才属于你自己,那时候你想怎么挖就怎么挖,没人管的。耐心忍着吧,离你到十八岁还很漫长呢。

    然然迷茫地看着我。

    35、我相信你长大了能应付

    然然很调皮,玩起来很疯,有很多缺点。经常会让我头疼,但是,她的很多优点也是让

    我很骄傲的,比如,从不乱扔垃圾纸屑。不过,这些优点并不能让孩子在社会里占到什么便宜,反而会成为她未来的负担,至少我现在是这样认为的。

    只是我不在乎,我觉得她长大了一定可以克服这些负担和困难,我认为她有这个能力。

    带然然出远门,坐在出租车上,吃了一个苹果,然然找我要了一张纸,把苹果核裹起来,拿在手里,准备下车的时候找垃圾箱扔掉。因为手里要拿点别的东西,就把苹果核暂时放在驾驶台上,上面还放着一小袋别的垃圾。

    司机诧异地看着然然。反复地看了好几眼。但是他很快就明白了,这些垃圾要带很远,然后找到垃圾箱扔掉。

    司机乘然然一回身的功夫,拿起垃圾就扔到了车窗外。然后善意地看着然然,也看着我,意思是告诉我,没关系的,扔到外边,没关系,没有人会管的。真的。

    从司机的眼神里我还看到了一些疑惑。就是奇怪怎么还有人不把垃圾扔出车窗外,还要自己辛苦地拿着,一路带很远。

    我知道然然长大了,会遇到更多这样疑惑的目光。但我相信她能应付。能把这些疑惑的目光变成认同的目光,而且然然长大了,社会也进步了。千千万万个小然然都长大了。

    36、普陀山之旅

    我一直想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最有智慧的东西,然后让我的孩子亲近她。这是每一个家长

    都想做的事情,比如把最好吃的给孩子,最好用的给孩子,没有做过家长的人大概不太能体验到这种感受,其实,对家长来说,即便是自己的生命,如果孩子需要,也是可以随时奉献出来给孩子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觉得佛教中的智慧最深远,这么多年,始终也没有再找到比佛教更深远的事物了,不从信仰的角度考虑,只从文化的角度考虑,这个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思想超越了所有的强大的政权,所有的文化和思想。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且,从我接触到典籍、僧侣,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定力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我觉得我的孩子都应该亲近和接触到这一重要的文化和思想。否则就白做个中国人了,自己的国家有这样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智慧思想和形式,不去了解,确实愧对先人。

    2005年的暑假,八岁半的女儿刘真然去了普陀山,这次旅行,转道上海,乘飞机、火车、轮船,抵达普陀山。在观音洞里,她问有着大智慧的比丘尼:“佛是什么?”

    那个比丘尼回答:“佛是福德圆满,智慧第一。”

    然然问:“有玉皇大帝吗?”

    据说比丘尼笑了,建议女儿去北京的雍和宫看一看,那里有很多造像。女儿说:“雍和宫去过,但没注意看那些造像。”

    在这个成长系列的小文中,这一段算是稍微严肃一点的有点说教味道的文章,我也想把她写的再简单一点,不过,回头一看,笔力限制,已然写成这样了,没办法了。其实,文章写到严肃一点,但不影响生活是很简单的这个道理,我们每一个家长都有条件,带自己的孩子去那些名胜,不光看那些建筑,每一个人都可以和那些智慧的僧侣们交流,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假期,买张车票,带孩子去就行。

    37、财富观的对峙

    社会是个大染缸。

    这一年,我的生意略有好转,稿费收入也逐渐地高起来,大概在社会上,都觉得我有一

    些钱,从孩子的口气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对这一变化的态度,大致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资格更多地分享和获取这些财富。

    然然会和我谈论钱,谈论我应该给她一笔钱,让她成长,读书和上学用,有的时候这个数字在她的嘴里是一百万,有的时候会是一亿美金。当然这个钱的概念不会是孩子自己产生的,她还没到分清一百万和一亿美金的概念,她的这个概念和说法自然是来自于社会。

    这个社会由于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普遍弥漫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遇到困难就退缩的行为,都想去当旱涝保收的公务员,都想成为轻易就能获得财富和地位的人。

    而且,我们的社会教育也是这样,很多家庭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想,我不能改变社会,但至少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探讨这个问题。

    因为我有着另外一个财富观。我告诉然然,世界上处理钱财有很多种方式,钱财是靠自己赚取的,不是向别人索取的。爸爸如果将来有一些钱,这些钱大多数会留给社会,而不是留给你。

    你的爸爸从安徽到北京时,只带了五百块钱,后来在北京花了四百五,没有找到工作和机会,就辗转来到天津,下了火车就只有五十块钱。

    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奋斗,成长起来。

    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比你的爸爸强。

    女儿点头,表示认可我的想法。

    只是,我还是忧虑,毕竟不能天天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孩子会随时接受另一个财富观。这个财富观转化成语言就是:“找你爸爸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