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玄幻奇幻 > 红木棉之浴火大剿匪章节目录 > 第三节

第三节

红木棉之浴火大剿匪作者:柳絮97538642 2018-10-15 17:40
    瑶族石碑组织构成一般以最基层的村、寨头人为主,村、寨头人由本村、寨最有威望的人担任。除了村、寨头人之外,往上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24/63/72整个大瑶山石碑组织实行分片管理,几个村、寨组成一个片区,叫小石碑,几个头人中威望最高的人,级别为24,叫小石碑头人:几个小石碑头人中威望最高的人,级别为63,叫大石碑头人:几个大石碑头人中威望最高者,级别为72,称为总石碑头人,这个总石碑头人就是被瑶族人称之为“瑶王”的人了。

    瑶山的瑶族也并不是只有一支,一般分为盘瑶、坳瑶、茶瑶、山子瑶、花蓝瑶五个瑶族支系。这五个瑶族支系不仅来源、语言、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居住地也不一样,比如盘瑶便是居无定所,散居各处。各瑶族不仅居所不同,就是衣着服饰也各有各的特点,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不过,维系族群关系和秩序的领导机制还是大体一致的。每个瑶族支系的大石碑头人,本系族人还是清楚的,由于支系多,分布广,加上地域辽阔,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各族群之间交往障碍等因素,这所谓的“总石碑头人”却显得有些“虚幻”或“道听途说”,传言中谁的威望最高,谁就是所谓的大瑶山“瑶王”了。

    当然,瑶山的瑶王,除了“德高望重”、“威名远扬”之外,要当上瑶王,还得需要统治阶级也就是官府的认可和支持才行。这样一来,官府的暗中操纵也是必不可少的,瑶山的瑶王也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李有寨这个瑶王就是这么当上的。1930年,李有寨还是一个大石碑头人,受36瑶72村的领导。这一年,广西省以“开化瑶山”名义,向瑶山派出一些党政训练所毕业学生,开设“化瑶”学校,目的是想通过“教育”来提高瑶民的素质,以适合“开明”社会的需要。在这些学生中,桂南县汉族人黄云焕“表现”最为突出,不仅成为了李有寨的女婿,还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优势,拉拢当地官员,成功地将李有寨吹嘘成了“瑶王”。

    黄云焕还利用政府开发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家乡十八山,引盘瑶居住的机会,申请经费,购买枪支、弹药,大量装备李有寨所属地方武装,使其“瑶王”地位得到更加稳固。

    反之,黄云焕也因此得到李有寨的“鼎力支持”,为黄云焕在瑶山“造出”不少“业绩”来,为黄云焕当选中央立法院立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经过多年的经营,李有寨便成了大瑶山地区“最有权势”、“最有势力”的瑶王了。虽然李有寨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大瑶山地区自古到今算是最有实力,最能够掌控自身命运和地位不被他人轻易取代的瑶王,但是由于地域、支系的特殊性,李有寨虽然身为瑶王仍然有他的局限性,不可能掌控所有的瑶民,加上当前已不是统治时期,瑶山乡、村政权已由人民政府所控制,瑶民当然已不是过去的瑶民,心向、人民政府的不少,这样一来,李有寨在很多地方也不过是名义上的瑶王,对一些地方的控制及影响力也非昔日可比。这种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消退以及各分系的大石碑势力的相对独立,为周边土匪势力和残兵的大举进入创造了条件。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