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科幻灵异 > 阴间客章节目录 > 第六章 卖宝

第六章 卖宝

阴间客作者:五月深秋 2018-10-16 11:31
    圆环状的玉璧手掌大小,荧光璀璨,甚是美丽。拿在手中,只觉冰凉润滑,触感美妙。看来打头进来的三个人正是因为它才变了枉死鬼。

    村长也凑了过来,他盯着这块玉璧,左观右看,啧啧称奇。包大胆儿一瞪眼,说:“干嘛干嘛,这东西可是我们发现的,所谓山开了才是石,树伐了才是木,得归我们。你可别打它的主意。”

    村长干笑两声说:“那是那是,要不是你们。我这老命都不保,哪还敢有其他想法。”

    回去之后,村长当天就加派人手将燕窝山的裂缝给堵住了。死的这些人也都定个了野兽袭击,死于非命的结论。此后的几年,二道河子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1976年,文革宣告结束,我跟包大胆儿作为第一批返乡的知青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这期间,我父母的问题也得到了组织的澄清。他们打算让我复员,回到部队去。不过我跟包大胆儿这十年过惯了懒散日子,不太愿意被拴着,管着,决定去走南闯北。

    听包大胆儿说,他在北京有个做生意的远方表舅,咱们可以去投靠他。

    可到了北京才发现,他表舅做的生意我们一窍不通,完全帮不上忙。没办法只得找他弄了点儿本钱,搞起了路边摊,卖卤煮火烧。

    那年头,北京老街上的路边摊遍地都是,什么冰糖葫芦爆米花,点心匣子烤红薯,糖炒栗子熬豆腐,卖糖药的,卖冰棍儿的,江米条,艾窝窝,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老北京人对吃食儿很讲究,什么冬忌生鱼,夏忌狗肉;鱼过千滚,吃肚自稳;鱼吃新鲜米吃熟等等等等。

    这也就催生了一大批顶好的小吃手艺人,正所谓手艺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而我跟包大胆儿呢,没啥手艺,也没那性子去学。顶多跑了几家卤煮火烧的摊子,照葫芦画瓢,看起来像模像样,吃在嘴里确实还是差了几分火候。

    人家吃罢,闲言碎语抱怨几句那也无可厚非,咱吸取教训慢慢改进就得。可包大胆儿这人脾气爆,听不得逆耳的话,将光顾的食客连骂带打,全给吓跑了。

    没办法,我们只得今儿在城东,明去城西,转天城北,再往城南。总之没固定的地儿,不然被老食客见着,那就得歇一天。

    可是这一来二去,进账不如流水快,眼看着缸里的米快见底儿了,又不好意思再找他表舅接济。

    我俩一合计,决定将从二道河子燕窝山里带出来的那块玉璧给出手了。

    几番打听之下,我俩找到了一家叫做“顺义行”的铺面,在前青厂胡同东面的琉璃厂大街上,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

    顺义行门前是两根红漆的石柱,当间挂着一盏马灯。左右各有一联,上书:求财顺天道,得宝张大义。

    来到堂屋,见坐着两人。一人着中山装,戴黑框镜,皮肤黝黑,颇有儒雅气质。另一人山羊胡,面白秃顶,眼神锐利,断了一腿,拄根木头拐杖。年纪都为五十出头。

    我头前问道:“请问老两位,谁是这儿主事儿的人呐?”

    那拄拐的人站了起来,双手作揖,咧嘴笑道:“我便是了,两位小哥有何贵干?”

    包大胆儿一摆手说:“什么贵干不贵干的,咱爷们儿今儿来,是为了转手一样宝贝。”

    主事人一捋胡子,问:“不知是样什么宝贝?”

    我从上衣兜里取出一块纱巾,小心翼翼的打开来,顿时绿光萤脆。

    主事人见得此物,顿时眼神一凝,就连一旁不做声的那位也“噌”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见此情形,我心中大喜,从他们二位的反应来看,这东西定然价值不菲。想到这儿,我就要把东西放在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