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章节目录 > 246【机器和人力的比赛】

246【机器和人力的比赛】(2/2)

民国之文豪崛起作者:王梓钧 2018-10-27 21:35
分头行动。

    李宗吾也不等吴稚晖回来了,直接辞职跑回忙推广人力收割机。而周赫煊则跟李书华前往上海,找易培基、虞洽卿商量官商合作事宜。

    张乐怡感到很无奈,这趟南下说是去庐山提亲,可中途要办的事情太多,正事只能一拖再拖。

    两天后,周赫煊在上海见到农矿部长易培基。

    他没有递名片也没有投拜贴,直接让人把李石曾的墨宝送去。再加上李书华和易培基都属于留法派,初次见面气氛便很融洽。

    “周先生,润章,这机器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好用?”易培基有些不相信。

    李书华胸有成竹道:“不妨先试试。”

    周赫煊建议说:“我们可以找一块已经成熟的稻田,在请众多记者和商家前来见证。把稻田分为均等的两部分,一面由收割机负责收割,另一面用传统方式收割。你看如何?”

    “这法子好,直观而可信。”易培基笑道。如果真能成功推广收割机,并给广大农民造福,对他而言也是提高名声和政绩的大好事。

    ……

    如今中国广泛种植的还是传统稻谷,生长周期比后世杂交稻稍长。

    七月底到八月初,比较早熟的稻田已经一片金黄,晚熟的则要等到八月中旬和下旬。

    这天早晨,由农矿部官员、报社记者、上海商界代表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赴上海远郊的金山地区。

    “易部长、虞先生、周先生、李先生、梁记者……”当地富绅孟怀明上前逐一抱拳敬礼。

    孟怀明是金山的大地主,这次收割实验就选在他的稻田里进行。

    当地农民纷纷跑来看稀奇,记者和商人也对此非常感兴趣,就等着看比赛结果。

    一块金黄色的稻田被分成两部分,四个长工使用传统收割方式,另外两个长工使用人力收割机。

    李书华担任裁判,他打开怀表喊道:“预备,开始!”

    最初时,由于长工对机器不熟悉,搞得手忙脚乱,常常顾手不顾脚。慌乱之下,甚至出现把稻杆搅进脱粒轮,导致机器被卡住的状况。

    而另外四个长工,则非常利落的使用传统方法收割和脱粒,收割度反而比机器更快。

    李书华脸色有些难看,吩咐随行的北大学生去清理机器,而看热闹的农民则议论纷纷:

    “这什么破机器啊,弄着弄着就歇工了。”

    “哈哈,那些喝墨水的先生,怎么可能会做农活?”

    “用机器织布还行,收稻子还是咱们农民更厉害。”

    “……”

    包括那些商人和记者,都以为机器要输掉比赛。因为十多分钟过去,靠传统方式收割的稻谷数量,已经是机器的两倍有余。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失,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在两个长工熟悉机器后,居然渐渐赶上来,非常轻松地实现反。

    直至机器那边收割完毕,他们的对手才完成不到三分之二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