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章节目录 > 264【一猜就中】

264【一猜就中】(2/2)

民国之文豪崛起作者:王梓钧 2018-10-27 21:35
》。

    鲁迅深吸一口纸烟,摁灭烟头问:“那首《我爱这土地》,到底是谁写的?”

    “对呀,完全没听说过‘夜风’此人,”丁玲好奇道,“这首诗写得真好,该不会是哪个刚开始创作的新人写的吧?”

    柔石神秘兮兮地笑道:“夜风是某位大学问家的笔名。”

    “我猜到了。”鲁迅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他就有好几十个笔名,许多内容敏感的文章只能用新笔名来发表。

    这在民国文坛是极为正常的,相当于后世混论坛、贴吧,你没有一堆小号马甲,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谁的新笔名啊?”胡也频问。

    “你们猜。”柔石笑道。

    “快说,快说,别吞吞吐吐的。”丁玲催促道。

    在座诸人,除开鲁迅全是赤党,鲁迅说道:“既然人家不肯公开身份,那还是别问了。”

    “我来猜猜,”丁玲的眼珠子转了几圈,“平复(柔石)说是位大学问家,那应该非常有名气,而且写诗也写得极好,还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擅长写诗的有名气的爱国主义者,会是谁呢?”

    胡也频突然插话:“不会是北边那位周先生吧?”

    “哈哈哈哈,一猜就中,”柔石笑完又提醒道,“此事不要外传,周先生似乎不想跟咱们左联牵扯太深,必须尊重他的选择。”

    “可以理解。”鲁迅点头道。他最初也是不愿加入左联的,害怕因此遭到迫害,但最后还是咬牙豁出去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丁玲捧着诗念了两句,赞叹说,“不愧是周先生,他的诗总这么感情勃发而富有哲理。”

    鲁迅调侃道:“可惜跟新月社那帮人走得太近。嘿嘿,胡适、梁实秋闹得挺厉害,追求什么思想自由。现在国人连行动自由都没有,更何谈思想上的自由。”

    柔石说:“他们终归是反对国党的,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大家能缓和矛盾,共同联合起来反对独裁暴政。”

    鲁迅笑笑不说话,他怨恨梁实秋,多过于怨恨郭沫若、陈西滢。因为他觉得梁实秋太阴险了,居然在张作霖、常凯申联合反赤的时候,公开写文章暗指他是赤党,这不诚心要坑死他吗?

    至于柔石,他更希望鲁迅和梁实秋能够和解,一起为国家民族而奋斗。

    在一年以前,共党内部很多文人是号召抵制鲁迅的,其中就以郭沫若为代表。后来周公亲自来上海跑了一趟,双方才摒弃前嫌共襄盛举,携手创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就在鲁迅、丁玲等人在上海开小会时,远在天津租界,一个作家朋友对巴金说:“你来天津旅游,有个人一定要去拜会,否则就白来了。”

    “谁啊?”巴金笑问。

    “周赫煊。”朋友说。

    巴金连连摇头:“他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我就一个文坛小喽啰,还是别去吃闭门羹了。”

    朋友笑道:“不去试试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