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章节目录 > 836【政府内迁和美国人民抵制日货】

836【政府内迁和美国人民抵制日货】(2/2)

民国之文豪崛起作者:王梓钧 2018-10-27 21:35
船计划”,将24艘船只凿沉于江阴下游,以阻拦日本军舰沿江而上,那时杜月笙还主动提出凿他的轮船。至上海、南京陷落,南京政府又在江西组织第二次沉船,前前后后主动凿沉几十艘江轮。

    作为民生船运公司的老板,卢作孚多次接到政府沉船命令,但他拒不执行,认为凿船以断敌路的做法无疑自绝后路。结果到了宜昌大撤退时,其他船运公司的船只被沉得七七八八,卢作孚的民生船运公司成为唯一可以依靠的运力。

    宜昌大撤退正值长江枯水期,运载大型设备的船只,以及吨位太大的轮船无法通过三峡。按照当时的运力,那么多物资和人员全部运抵重庆,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卢作孚和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创造出枯水期间不停航的“三段航行法”,只用了不到40天就把人员运完,物资运出超过三分之二。又过了20天,卢作孚把剩下的物资全部运完。

    而为了全力抢运物资人员,卢作孚在两个月内损失400万大洋,因为他只收取了少量运费,并且三段航行法耗资极大——沿途征召了近千条小木船帮忙。但他却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光是他运走的兵工厂设备,每月就可制造手榴弹30万枚,迫击炮弹7万枚,航空炸弹6000枚,十字镐20多万把。

    在整个抗战期间,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只是军队就运送了共计270多万人。

    顺便一提,民生公司在宜昌大撤退时,第一条船运走的是300余名战争孤儿。

    有些人虽然没有亲赴战场杀敌,但他们为抗战所作的贡献,是难以衡量且必不可少的。

    周赫煊也是如此,他在四川开设的工厂,至今已有十二家正式投产,预计未来半年内,还有至少十家工厂能运转起来。这些工厂将为战时的中国,源源不断提供后勤物资,并一定程度的解决民生问题。

    周赫煊甚至弄出了一家手榴弹厂,专门制造“七人背”和简易手榴弹,这些“七人背”将卖去广大的敌后战场。

    别的不说,出川抗战的川军,就购买了大量的简易手榴弹,威力虽不大,却胜在数量众多。

    川军实在穷啊,周赫煊当年虽然帮刘湘弄来步枪生产线。但在财政崩溃的情况下,步枪工厂时常停工,生产出的步枪大部分都卖给贵州的军阀赚外快,就这样都还拖欠着川军将士无数军饷。

    而随着前后几批政府机关迁来重庆,周赫煊兴建的花园别墅和高档公寓卖得很火。都是大官嘛,必须住得体面一点,花钱再多也是值得的。

    现在只是开始,等到明年宜昌大撤退以后,周赫煊的生意才会迎来新的高峰。

    至于周赫煊去年投资的油墨油漆厂,此时已经占据四川地区70以上的市场。在四川民众抵制日货的口号下,几家日本油墨油漆企业销量锐减,若非日货便宜,恐怕就要直接倒闭了。

    抗战期间,民族资本家们大打爱国牌,比如香烟就出现了这些品牌:七七、卢沟桥、正气、富强、国防、光复、胜利、强国、武装、醒狮等等。香烟包装往往印着飞机大炮和士兵形象,不知道的还以为卖的是军火。

    说起来很搞笑,美国虽然持续向日本出售战略物资,但美国民间却在1938年底掀起了抵制日货活动。

    这跟胡适等人在美国的宣传有关系,随着美国民众对远东局势认识深入,并知道了日军的残暴(南京大屠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同情中国抗战。

    美国企业主趁机推波助澜,引导舆论打击日本商品,导致美国民间抵制日货的风潮愈演愈烈。

    至1939年春,美国民众正式向议会施压,要求禁止对日本输送物资。这个风潮在1939年6月达到顶峰,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成为美国舆论主流,迫使美国政府在7月份废除美日贸易协定,为日本偷袭珍珠港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