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章节目录 > 923【菩萨道】

923【菩萨道】(2/2)

民国之文豪崛起作者:王梓钧 2018-10-27 21:35
,再切几个冷盘,打两斤高粱酒。”

    冷盘刚刚端上桌,饭馆里又进来两个穿长衫的中年人,店伙计笑问:“赖先生,王先生,你们两个要吃啥子?”

    “两碗豆花饭。”

    “咦,玉川你看,那人像不像是周先生?”

    “哪个周先生?”

    “你说哪个周先生?你前几天还在看他的《黑土》!”

    “周赫煊?莫不是他本人哦!”

    “快去问问。”

    “……”

    两个中年分别叫赖玉川和王任远,是“王三畏堂”总掌柜王子麟请来的私塾老师。这两人都是地下党,还在王氏家族发展了不少党员,甚至有两个王家子弟被推荐去延安读“抗大”。

    “四爷!”赖玉川和王任远走过去,先给王德升打了个招呼。

    王德升拱手笑道:“赖先生,王先生,两位也来吃饭啊。”

    赖玉川说:“今天塾里放假,我跟任远正好抽空出来看川戏,想不到在这里遇到四爷。”

    王任远问:“这几位是?”

    王德升说:“重庆来的周先生,视察防空工作。”

    一听果然姓周,赖玉川恭敬道:“可是周明诚先生?”

    周赫煊笑道:“正是。”

    王任远连忙说:“周先生好,稀客,稀客。”

    赖玉川对王德升说:“四爷,周先生来了,你咋不请一爷亲自接待?莫要怠慢了客人。”

    王德升有些懵逼,低声问:“这人很有来头?”

    “来头大了,”赖玉川说,“这才两三年,你就忘了‘周神仙’?”

    王德升猛地站起,瞪大眼睛道:“就是那个东华帝君转世,活人无数的周神仙啊!哎哟,我真是瞎了狗眼,周神仙你莫要怪罪。”

    四川大旱的时候,自贡受灾也很严重,周赫煊从美洲购来的粮食大概分了五百石过来。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周神仙的大名却流传甚广,大半个四川境内,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提起都要竖大拇指。

    周赫煊笑道:“没什么怪罪不怪罪的,我就是到自贡来转转,顺便拜访一个老朋友。”

    王德升说:“周神仙,这个小店子太寒酸了,我们去大安寨。”

    周赫煊道:“就在这里吃就行的。”

    赖玉川劝道:“周先生还是去大安寨吧,王一公对您佩服已久,见到您本人肯定高兴。”

    王一公就是自贡首富王德谦,也称王一爷、王大善人。他不仅是抗战期间全国个人捐款最多的,而且每年都要捐800石稻谷和300石食盐,并送出数十个王家子弟去参加八路军和远征军。

    周赫煊被几人强拉着去大安寨见王德谦,店伙计更是跑到街上大喊:“周神仙来了,快来看周神仙哦!”

    “周神仙在哪里?”

    “前头最神气那个!”

    “也没得三头六臂嘛,长得多好看的。”

    “周神仙来了,日本鬼子的飞机就不敢凶了!”

    “周神仙保佑我儿的病快好哇!”

    “……”

    周赫煊瞬间变成被围观的大熊猫,不过没人过来阻拦,都远远的跟着评头论足,还有些大姑娘小媳妇儿指着他偷笑。

    钱吉下意识的合十说:“阿弥陀佛,周先生这是修的菩萨道,大慈大悲真佛陀。”

    南怀瑾也是感慨不已,这一幕让他印象深刻。

    几十年后,南怀瑾在台湾南禅七日讲达摩祖师时说:“梁武帝是非常信佛的,自己做皇帝,又讲经又说法,又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庙里做佣人,搞得满朝文武凑钱把皇帝赎回来,不晓得搞些什么东西……这对佛家来说是个丑陋的事情。信佛是好事,但梁武帝的行为和做法并不聪明,很丑陋。报冤行,随缘行,对于此事无所求,这就是修行。你为了修行而刻意做什么事情,有了功利性,那就是不是修行。我以前认识一位先生,他出资千万从美洲买粮赈济四川,川内百姓都叫他周神仙,也有很多人叫他周菩萨。他做这些就没有功利性,纯粹出于一片善心,他没意识到自己在修行,但却恰恰就是一种修行。所以当时我的朋友钱吉说,周先生修出了菩萨道,是大慈大悲真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