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章节目录 > 975【散财】

975【散财】(2/2)

民国之文豪崛起作者:王梓钧 2018-10-27 21:35
寄一些过来,帮助营造学社改善生活。

    周赫煊特别照顾梁家,并没有其他意思。从道德层面讲,梁启超帮周赫煊取表字,就算他的前辈师长,是有义务帮助其儿子和儿媳的。

    一顿饭吃完,林徽因和母亲一起去收拾洗碗,周赫煊则被请进了营造学社的办公室。

    后世李庄政府把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修得很漂亮,墙面还刷了白灰,但除了房间结构以外,其他已经完全改变模样。这是栋年久失修的木制建筑,潮湿而破旧,最大的一间被隔出来做公共办公室。

    梁思成办公桌上摆着大量的图片资料,他笑着介绍说:“这都是前两年在川康考察的古建筑,需要进行研究汇总。”

    周赫煊问:“我寄给你的照片收到了吗?”

    梁思成道:“收到了,富顺文庙很有意思。就算没有那个裸童雕塑,也是值得研究的,可惜现在缺乏财力和精力去实地考察。”

    “有机会的。”周赫煊安慰道。

    梁思成笑着说:“是啊,等抗战胜利以后,就可以到处走走了。”

    周赫煊说:“以后你再来重庆筹集经费,可别绕着我家走啊,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一定。”梁思成点头道。

    两人正聊着天,罗哲文突然跑进来:“周先生,外面有个童教授带着老婆来找你。”

    “童教授?”周赫煊想不起来自己跟哪个姓童的认识。

    出去一看,却见童第周和妻子正站在屋檐下,周赫煊还是没有任何印象。

    童第周直接鞠躬道:“周先生,我听说您来了李庄,专门来表示感谢。”

    “你是?”周赫煊问。

    童第周说:“我叫童第周,承蒙周先生善款资助,才有机会去欧洲留学。”

    “原来是童博士啊,久仰大名!”周赫煊又惊又喜。

    童第周的大名如雷贯耳,那是上了新中国课本的,周赫煊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一时间没法认出来而已。直到现在,周赫煊每年都还在捐款资助留学,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资助过童第周。

    童第周连连说:“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发表了几篇论文而已。”

    周赫煊问:“你在李庄有什么困难吗?”

    童第周说:“一切都好,只是实验设备奇缺,没法做比较深层次的研究。”

    周赫煊道:“你需要什么就列个单子出来,我尽量帮忙购买。”

    “多谢周先生。”童第周本想客气,但现在条件太困难,只能接受周赫煊的好意。

    周赫煊在李庄足足逗留了一个星期,走的时候身上多出好几张物资名单,都是各个机构所需要的东西。有些他没法搞到手,但大部分是可以满足的。

    等回到重庆,周赫煊立即着手购买。同时,他还托龙三公子的关系,给西南联大也送了一批物资过去,接着又写信询问其他几所大学想要点什么。

    反正国内工厂赚的钱都要变成废纸,还不如早点花干净,这导致他的名字出现在后世各种学者的回忆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