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玄幻奇幻 > 闲臣风流章节目录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实用主义者王世贞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实用主义者王世贞(2/2)

闲臣风流作者:衣山尽 2019-07-16 23:20
    当然,为了防止你写文章实在太厉害,每次大比之年都来抢名额。国家又规定,一个官员一辈子只有一次做主考官的机会。

    听王世贞这一说,周楠才“哦”一声:“原来如此,学生受教了。”不过,他还是不明白朝廷明年夏天的大考差和自己的乡试有什么关系。

    王世贞道:“江阴顾尚实有意去考,欲要争取今年北直隶大宗师差事?”

    周楠继续不解。

    王世贞耐着性子说,顾尚实就是顾言,江阴人,和他都是嘉靖二十六年同科进士。这人身子不好,虽然有心做这一届的考官,可害怕长途奔波车舟劳顿,想要做北直隶的主考。

    “顾尚实现在兵部做主事,以他之才,真去考,必定是能拿到这个差事的。”王世贞面上的笑容更浓:“江阴和苏州隔得不远,我自小就认识顾尚实,虽然相处得不是太融洽,早年还结过仇怨。可此人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又是什么脾气禀性,却摸得透了。只要是他做主考,你又多了二分把握。七成加两成就是九成,够用了。剩余的一成,全凭天意。”

    他满面欣慰,不住地抚这下颌的短须。

    周楠一阵好笑:这才是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这王世贞说起话来并不像那些所谓的君子,一开口就是仁义道德,让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起话来也没有顾及,简直就是标准的实用主义者。

    也对,能够写出金瓶梅这种风月小说的人,能是古板的迂夫子吗?

    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在某一时期会有一大批准天才突然井喷。比如魏晋文学中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七字,比如现代足球以贝克汉姆、吉格斯为代表的曼联九二班。

    前头说过,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科出现一批非常厉害的政治人物、文化人物,李春芳、胡正蒙、徐光启、马三才、张居正……

    这批人无论是文化水准、行政能力都是明朝最顶尖的人物。

    顾言在当年的科举考试高中二甲第四十二名,王世贞也算是大才了,和这些厉害角色同场较量,最后也不过是堪堪在二甲吊车尾。

    这么一个比王世贞还能考试的考场机器去参加大考差,必定是能过关的。

    王世贞对这个准同乡实在是太熟悉了,在他看来,周楠如果在自己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备考,中个举人应当不难。

    王世贞:“唐应德曾在为师面前称赞你的见识、才华和干才,说你也算是个难得人物,让我收你入门。为师也不知道你的学业如何,现在问你,所治何经?”

    明清科举,四书是必考的科目,但五经却不要求考生都学。考卷上会出五道五经题,考试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选修的那一经选一道作文。

    周楠:“回恩师的话,学生治春秋。”

    王世贞点点头:“选春秋啊,倒是巧了,为师当年也治此经。我等在学圣人之言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春秋事补之。”

    周楠偷偷撇了撇嘴,心想:什么以春秋故事补之,我之所以选春秋纯粹是因为这书简单,都是故事,也看得进去。真去修尚书和易经上面全是阴阳八卦,根本就看不懂啊!

    王世贞:“好,为师就出一道题目,你做一篇文章让我看看。我想想,写什么呢?”

    他又摸了摸下颌的短须,微一沉吟:“顾言喜读论语,就以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为题。”

    “是,恩师。”周楠心中大苦,他也没想到王老师说干就干。八股文自己可不会,等下若是作不出来,天知道这王大作家会如何折磨自己。

    没办法,他只得磨了墨,一边抓着脑袋,一边慢吞吞地落笔。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已经到午时,头皮都抓破了,总算勉强凑了四百来字。

    八股文在格式上要严格的要求,到清朝时,甚至细化到每一股必须有多少字。

    清朝时,八股文刚开始要求是五百五十字,接着是六百五,到同光年则固定为七百字。

    至于明朝则没有这么多讲究,长的可以写到千字,短的则只有三百字。

    当然,在考场上你写个三四百字的文章也未免太不严肃了,第一时间就会被阅卷官扔在废纸篓里。

    说来也怪,写完将稿子递给王世贞的时候。周楠即便知道自己这篇作文写得狗屁不通,心中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和尴尬。原因很简单,他心力透支过度,脑子一片麻木,感觉身体被掏空。

    一看周楠的字,王世贞就眼睛一亮,禁不住赞道:“好一手端正的三馆体,就凭你这手书法,殿试的时候也能拿到好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