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武侠修真 > 拯救大明美眉章节目录 > 第111章 京城新宅

第111章 京城新宅

拯救大明美眉作者:曼佗罗妖精 2018-10-21 07:11
    京城果然不一般,到处是高墙大院,街上更是店铺林立,行人众多,络绎不绝,若克琳看得眼睛都发花了,何捷也是目不暇接,只有袁承志,对这种落后的城市,并不感冒。

    “何姑娘。”袁承志三人的马车,正在京城大街上行走,旁边一个商贩打扮的人,过来跟赶车的何捷招呼道。

    “你是?”何捷一时没有认出来,睁大美丽的眼睛,疑惑道。

    “何将军,我是第一军团第二中队长江洋,我易了容,呵呵。”这家伙凑到何捷面前时,连忙报名。

    江洋?靠,怎么不叫江洋大盗啊?袁承志不由露出微笑。

    “公子好。”江洋看到袁承党志在车里时,立刻打着招呼,公子可是他们的神,任何时候都要尊敬公子,这是何捷的教育成果。

    “嗯。”袁承志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京城的宅子,安排好了么?”何捷转着眼睛问道。

    “当然安排好了,买了一所大宅子,绝对够咱们用的了,里面足足可以住下三千人,呵呵。”江洋笑道。

    “哦,你们是怎么住下的?”何捷当然知道,这前期来到京城的,可是有一万多人呢。

    “宅子里只准备了一千多人的住房,而且没有入住,咱们这一万多军队,都住在宅子周围不远处,可是租了不少房子呢。”江洋详细地回答道。

    “哦,这件事,办的好。”何捷娇笑道,“你上来赶车,直奔咱们的大宅子。”

    “好嘞。”江洋兴奋地跳上马车,何捷闪身进了马车里面,放下了车帘,将身子依偎在袁承志怀里。

    “这个江洋啊,原来是耍大片刀的,所以,外号叫做大刀,嘻嘻。”何捷简单地介绍道。

    “哈哈,江洋大刀?”袁承志嘴角浮起笑意,将手伸到何捷的柔肩上,轻轻抚弄,何捷干脆一头扎进袁承志怀里,娇嫩柔滑的玉脸,在袁承志胸前轻轻摩擦。

    若克琳见状,也不示弱,立刻从右边依偎在袁承志怀里,两女的脸蛋,便在袁承志的胸前相遇,若克琳见何捷的脸上飞起了红云,更是放肆,伸嘴就亲了亲何捷的脸,“嗯……”一向豪放的何捷,每次在若克琳面前时,总被她打败,这次也是一样,何捷忽然感觉到了若克琳的柔唇吻到自己脸上时,脸色顿时羞红。

    崇祯皇帝躺在深宫里,看着各地太监们送来的奏折,或是有地方官养了几只鸡,或是又收取了多少税,或是又开了多少矿。他一边看一边笑。

    他的本意并没有错,因为他不想从老百姓身上收钱,那么只好从大自然和商人身上拿钱。况且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矿业,征收矿税及其他行业税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这样看来,崇祯皇帝还是一个有远见的英明君主。

    崇祯皇帝讨厌那些天天反对他这样反对他那样的朝臣,于是,他就派出太监,远在千里之外执行自己的命令。这样,大臣们就拿他没有办法了。他想监视天下人,不让他们再搞出什么把戏来。于是,这些太监在成为“银行”的同时又有了“公安机关”的职能。这实在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但让崇祯皇帝似乎永远也想不到的是,太监们在当地太狠,激起了莫大的公愤;而他又太急,在白银上,总抱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念头。

    他之所以这样着急,是因为他弄不明白为什么政府的财政收入永远也维持不了整个官僚集团的开支,所以,他只能另谋出路,只能希望尽快地把钱搞到手,越多越好。

    崇祯皇帝非常勤政,每天都认真批阅奏折到深夜,可是,他不知道,他批阅的所谓奏折,究竟包含了多少水分?自己的政令不行,却因为祖制而没有办法,杀了袁承志,换了多个后部尚书,最终,也没能解决大明的危机。

    真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人的作为,就知道什么叫做官逼民反了,也就懂得了为什么在明末有那么多民变发生,有那么多所谓的义军了。

    御马监太监胡东是崇祯七年二月被皇上派到湖广(今湖南湖北)去征收店铺税的,他仅用了五个月时间,就让湖广一带的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从胡东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做坏人不难,难的是只用了五个月时间就把坏人做到老百姓骂他八辈祖宗的程度。

    胡东在作恶上简直就是一个天才,本来,崇祯皇帝派他到湖广只是征收店铺税,但他对采矿也有了极端高度的兴趣,几个月后,对挖别人家祖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据说,此人能把光明正大的征税活动征到了与拦路抢劫无几的程度。他派出手下四处打探富户人家的祖坟位置,探听到结果后,就跑去跟人家说,你们祖坟的下面有矿,我们按照皇上旨意,是要挖的。虽然富人都不怎么仁,但孝还是有的。只好给胡东献上金银,来赔偿不能挖出来的矿的经济损失。

    胡东在自己作恶的同时还鼓动手下人作恶,其党羽们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民宅,奸y妇女,大胆一点的干脆将妇女掠入税监办公的官署。当地的官员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一见胡东的所作所为,早就把自己划到与老百姓一样的好人行列去了。

    五个月后,也就是该年七月,胡东从武昌到荆州征收店税。消息被当地官员传到商人和老百姓耳朵以后,数千人聚集在他必经路上鼓噪起哄,即使有官兵的大力维持,胡东的脑袋上还是挨了不少石头。胡东只好逃跑,逃跑之后,他向崇祯皇帝告状,说当地官员不配合自己为皇上效劳,崇祯皇帝大怒,飞速地对胡东报上来不配合工作的五个当地官员作了惩处。

    胡东脑袋上虽然挨了几块石头,但好了伤疤就忘了痛。他不敢亲自去荆州,就派了自己的爪牙去,因为没有了当地官员的暗中阻挠,税收很顺利。四个月后,胡东查抄了武昌当地两位很有影响力的乡绅家,但这并没有引起老百姓最大的怨恨,几天后,胡东做了件傻事,命手下将一位生员的女儿和另一位生员的妻子xxoo了。确切地说,他的手下xxoo的是整个武昌的所有生员。这些人于该年十二月初二排着浩荡的长队来到抚按衙门,他们的击鼓喊冤使得深受其害的百姓们情愿以自己的命换胡东的命。一时间,百姓们掉转头去冲击胡东的办公室,不但扔砖头,还放火,胡东的脑袋上自然免不了又中了几块砖头。

    幸好,抚按司府各级地方官马上带兵赶到,胡东才保住了一条命。可这种人似乎注定到世间就是来做混蛋的,一个月后,他过生日,大摆宴席。吃得正得意之时,他忽然让人放火箭助兴。火箭自然没长眼睛,把附近老百姓的房子烧着了。第二天,老百姓拥到胡东的门口讨说法。谁知胡东派兵镇压,百姓死伤无数。也不知他抽什么风,居然将死者的尸体切碎扔在路上。用他的说法是:以此来震慑那些老百姓。

    他不知道,老百姓可不是被吓大的。但这位混蛋似乎明白一件事:老百姓不到逼得求死不能时绝不会造反。他从自己作恶的履历中洞若观火,百姓之怒,不过是扔几块砖头。他上有皇上支持,下有一群走狗维持,中有地方官的庇护。他要害怕老百姓,他就不是胡东。

    湖广巡抚支可大——当地的最高监察官员——对其碎尸举动不作任何表态,胡东觉得他都不敢表态,其他官员也就微不足道了。

    但其他官员却有绝对可称道的,崇祯八年七月,一位叫郑金华的当地官员跟老百姓“同流合污”,反对开矿,胡东大怒,向皇帝告状,万历积极响应,将此人降。五个月后,胡东又遭到了一记闷棍——他派到荆州去开矿的头目被当地百姓像赶苍蝇一样赶回了武昌,而小爪牙们大多都掉进江里淹死了。

    胡东有些慌了,让他更慌的事接踵而来。六个月后,一个一向反对矿税的当地官员马如玉上疏向皇上告胡东的状,说胡东把湖广变成了地狱。胡东立即反过来咬马如玉,说他阻挠皇命,欺凌皇上派来的特使。

    崇祯皇帝错误地认为,马如玉在诬陷胡东,下令逮捕并押送马如玉到京城。胡东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跳起来,因为马如玉本是个清官,在当地收拾奸豪,制裁贪官污吏,声望颇高。特别是他反对矿税,也就是直接反对他胡东,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能被惩治,对老百姓无疑是一个震慑。

    崇祯九年三月,锦衣卫到武昌捉马如玉,老百姓听说了要抓马如玉,竟痛哭流涕。胡东在明知马如玉没有任何罪状的情况下,还是将马如玉的名字和自己认为的罪状书写出来,张贴在大街闹市。

    本来,老百姓对马如玉十分有好感,对胡东十分反感。胡东这一举动,立即把老百姓惹火了。他们可以不为自己的房子发怒,但可以为一个他们认为的好官冲天一怒。没有领导者,也没有鼓动者,数万人不约而同地包围了胡东的住所,这次百姓们不但拿了板砖还拿了铁具。胡东慌张地从后门逃到了楚王的王府里,他来不及逃走的六个爪牙被活捉,百姓们并没有杀掉他们,而是把他们扔到了江里。负责来捉拿马如玉的锦衣卫也跟着胡东遭了殃,诸多被老百姓打伤。外面反胡声浪太大,胡东在楚王府待了一个多月不敢露面,他给崇祯皇帝写信,说,您看,您要抓马如玉,刁民们把火都撒在我身上了。您得让我马上回去啊!

    朝中大臣也主张撤胡东回京,因为当时湖广民变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崇祯皇帝却没有允许,他想,胡东一离开湖广,还有谁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