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明鹿鼎记章节目录 > 【0660 小韦探花】

【0660 小韦探花】(2/2)

明鹿鼎记作者:轩樟 2020-04-05 01:43
翁鸿业也看了韦宝和吴孔嘉一眼,三个人都有希望,都不清楚这个探花郎的位置是谁的,都焦急的等待着。

    都等的心脏似乎都狂跳的要撞出胸腔了一般!

    韦宝虽然定力大胜过往昔,已经非现代时候的鵰丝可比。

    但同样心跳狂作,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紧张的感觉了啊?

    上一回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好像还是第一次与女生亲吻的时候才有这样的感觉吧?

    虽然对于这一世的韦宝来说,科考是一个途径,却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他不必把这个看的太过高大重要。

    可一年多的付出,平时多多少少都花了时间在科考知识上的,这些付出之后,自然有等值的期待。

    还有就是耳濡目染之下,早已经被这个时代的人影响了。

    由于现代普通人能够接触到很多最低阶层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东西。得以窥见顶层人物生活中的一斑,这让现代人眼界普遍提高到了,无法想象古代人的社会等级,无法想象那些与自身地位不适应的层次。

    看待古代的问题,要用古人的眼光。

    古代社会文盲率在九成以上,这可能都还不止,十个人里面不见得能出一个读书识字的人!

    情况惨一点的朝代,如元朝,文盲率超过千分之九百九!

    古代社会里,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辈子几乎不可能离开本县,更不用说出省了。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大的活动范围也就是周围的几个村,认识的最牛的权贵也不过就是十里八乡的大地主,能认识几百个字的人已经算是相当有文化的人了,对于他们来说,本县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所以过去讲农民们想象皇帝用着金锄头,绝不是一个笑话。

    普通人放在古代,大概率处于这个阶级。

    理解了这个,就能理解科举中的功名是什么概念了。

    科举中的功名,从来就不是一个学历的概念,用科举来比高考,是十分滑稽的。

    古代能够读书的人,基本都是家里有点底子的。贫农家庭让孩子读书的可能性极低,像孔乙己那种穷书生其实属于极少数。

    而普通的读书人,要去县里考取“童生”,考中了才有继续考试的资格。

    “童生”就已经不好考了,五六十岁考不上童生的人大有人在,而童生里面最高的一等叫秀才,所以考取秀才难度是很大的。

    有清一代,童生总数约为200~300万,秀才为46万人,清朝的人口为一亿到四亿,在两百多年间,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帝国总共就产生了不到五十万秀才。

    能考上秀才,就意味着已经被统治阶级接纳为预备队了。

    秀才拥有诸多的特权,见着官不下跪,受审不用刑,不用服徭役等等。

    在古代社会里,能够当上秀才就已经在地方上是个人物了,因为在身份上他们已经与普通的“民”有了本质性差别。

    而当上举人,就更加牛的不行了。

    举人是通过乡试考出来的,是在省里考出来的。

    对于古人来说,能够离开本县去省城一趟,已经是可以吹一辈子牛的事情了。而秀才是有资格见这个世面的。

    能考上举人,省里会直接派人来通知,那才真是爆炸性的消息。一般来讲,偏远地区,一个县能产生一个举人,已经算是教化有方了,是可以算做地方官的政绩的。

    韦宝所在的辽西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出过举人!

    整个清朝两百六十年,总共产生了十五万名举人,平均一年不到六百个。当上了举人,就已经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虽然官不大,也就是个七品八品的官职,等于副县长一类,但是对于古代百姓来说,已经属于“大老爷”行列的人物了。

    在古代社会里,“官”与“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是不可跨过的绝对鸿沟。

    县太爷在普通百姓中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古人讲“灭门知府,破家县令”,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乡绅,县太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绝对的权威。而举人能够轻易当上副县长(县丞),自然也属于“大老爷”的行列,地方乡绅唯恐巴结不上。

    范进中举,本来就是一个乡村教师,谁见谁欺负,一朝中举,本县最大的土豪亲自来拜见,又是送银子又是称兄道弟,这一切的变化仅仅在通知书送到的几个小时内发生。

    到了进士这个层次,基本跟老百姓已经关系不大了。

    一般民间故事的,出场人物很少有进士,举人就已经是百姓有可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人物了。

    至于进士,那基本属于传说。

    进士有多难考?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大概产生三百人左右的进士。

    后世全国在任的高官干部大概三千人。

    而到了韦宝那种一甲、二甲的进士,只要不是老的动不了,有个十年官场经历,不得罪什么大人物,基本上都有升迁到高官的机会。

    进士和举人虽然只差一等,但差距相当大。

    进士的起点是举人的终点,进士上榜之后,最惨的待遇就是发配地方当县令,而举人如果退休的时候能够当上县令的话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一个进士就算再没用,再无能,运气再差,一辈子不进中央,最次也能在地方上混个五品知府退休,相当于市高官。

    而大部分的进士,十几年几十年官当下来,混个布政使(高官)平平常常。

    如果进了中央的话,一辈子进士下来,混个三朝元老退休,追封个三公三孤或者太子太师少傅都很平常。

    在古代中了进士,大概率注定了这辈子的结局是实权高官到副国级干部,如果成绩好的话(一甲或者二甲前几名),基本可以确定出阁拜相。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考试获得的。

    科举制度简直可以说是华夏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之一。

    如此丰厚的回馈居然可以凭学习得来,难怪古人有万般皆下三七中文阅读高的说法。

    后世就算是全世界著名的大学毕业,博士后毕业,他的底线顶多也就是举人这个层次。

    与进士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分,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一甲。

    进士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有三个人,也就是全国的前三名。

    状元文章最好,至少是皇帝和文官都认可。

    探花的长相一定要帅,至少不能丑,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则。

    在科举考试中,中探花的人并不比中状元的人地位低。

    相反,中探花的人可能比中状元的人更高兴,因为这代表着朝廷对自己的才华和颜值的双重肯定。

    比如张居正的老师徐阶,就是嘉靖二年的探花。

    能够中一甲的三位,和二甲的前几名,都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有着极为光明的前程。

    其他人考中之后可能会下地方当县令,或者去中央六部从主事做起熬资历,但他们不用。这些优等生会被送入翰林院,担当“庶吉士”,官虽然不比其他同学大,但位置却不同。

    明清一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宰相(内阁大学士、军机处大臣)必须是庶吉士出身的人,虽然也有特例,但如果能当上庶吉士,入阁拜相是早晚的事。

    就算不能拜相,在中央当个正二三七中文阅读都御史也是板上钉钉,成为帝国权力最大的几位大佬。

    科举对华夏这样大一统的帝国,究竟有多重要?

    首先,科举对维护国家统一,对维护汉语统一有巨大的作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华夏大地上,各国有各自的文字,是秦始皇把文字统一成相同的样式。但以中国幅员之辽阔,各地之间的语言差异不喾外语。秦始皇到隋文帝的一千年间,汉字经过了数种字体的变化。

    如果没有科举考试,难保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各地不会发展出自己的文字。

    而有了科举考试,五湖四海的文人都要用同样的文字写文章,甚至要写同样的书法。这是汉字统一的巨大优势。

    科举对中国社会制度和中国文化有着极为巨大的改进。

    英国人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极为赞叹——在你们国家,普通人居然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权力?

    这对于欧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直到现代之前,血统依然占据了欧洲权力结构中的主流。

    而中国人从古到今都不信命,不信血统,从陈胜吴广的起义到科举考试中的寒门举子,科举极大的打击了中国社会中的血统论,让门阀士族再无栖身之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垄断了所有的官僚机构,比如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连马和驴都分不清的糊涂蛋都能当上高级军官,那个时代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在南北朝时期,士族是不屑于和寒族有任何交往的,连话都不愿意跟寒族说。

    韦宝今天能进入到最高权力的角逐层面,怎么能不激动?

    “今科的探花郎是韦宝!”宣读圣旨的官员终究说出了那个名字!

    是韦宝?

    是韦宝?

    所有人几乎都是问号。

    虽然大家都曾经想过可能是韦宝,但真的确定了的时候,没有哪个人不是满腹狐疑的。

    就包括吴三辅也很惊奇。

    韦宝的事情只会对吴雪霞说,一般与吴三辅无关的事情,是不会主动告诉这位老哥的。

    一方面告诉他没啥用,另一方面怕他大嘴巴,忍不住说出去了。

    众人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都看向了韦宝,韦宝虽然不意外,他早已经知道,但面对众人一起投来的目光,还是禁不住红了脸。

    明鹿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