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明鹿鼎记章节目录 > 【0819 热气球用于实战】

【0819 热气球用于实战】(2/2)

明鹿鼎记作者:轩樟 2020-04-05 01:43
靠人力鼓风燃烧。

    空军的人以前疏忽了,练掷弹筒练的少,每个篮子里面装两个人,一个空军,另外一个,只能装一个会使用掷弹筒的陆军。

    宝军的掷弹筒,是韦总裁很满意的一件陆军常规装备,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被广泛用作指挥部自卫火器。

    弹头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快,一分钟能打十多发,杀伤半径5米左右。

    掷弹筒除了发射专用榴弹外,还可以发射制式手榴弹。

    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轻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

    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

    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

    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

    装在篮子中,为了不影响升空,满打满算,也只能放二十枚左右的榴弹。

    在实战中,宝军往往把毒气弹和榴弹混合使用,对敌军造成很大的杀伤。

    发射时先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

    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击发底部发射炸药将榴弹射出。

    由于底部的发射药未变,靠调整掷弹筒的角度,来确定发射距离瞄准目标,所以只有经验丰富的掷弹手,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掷弹筒的重量轻,易于携带,可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

    宝军同口径的迫击炮一般至少要超过6公斤,掷弹筒只有不到3公斤,比迫击炮的重量要轻的多,非常适合单兵携带。

    由于重量轻,掷弹筒小组不会像迫击炮组或者重机枪组一样由于负重大,无法及时随一线步兵作战。

    实战中,掷弹筒小组甚至可以随着步兵冲锋。

    威力不错,最关键是造价低。

    掷弹筒的杀伤半径大约在5到8米,一发榴弹如果落在人群中可以杀伤数十人,这个威力对于50毫米口径来说还是不错的。

    掷弹筒造价只有步枪的一半。

    所以在宝军中大量装备,不光是营级的指挥部,每个连队都有几十把掷弹筒。

    掷弹筒还可以发射化学武器,在最为艰难的攻坚战或者防御战中,采用迫击炮和掷弹筒大量使用化学弹头。

    这也是宝军始终能保持用很小的代价,遏制建奴疯狂的想夺回辽南的念头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裁,今天的风向不是很帮忙,有一点偏。”谭疯子举着望远镜,对韦总裁道。

    “什么风向有一点偏?是你们刚才选择标的物歪了。告诉他们快一些,我们只是要看一下效果。”韦宝道:“真的到了实战,你们要提前计算好风的方向。”

    “是,总裁。”谭疯子答道。

    只见十根长长的绳索拉着升空的十只热气球,热气球都被绑在军舰上,要不然被吹跑了,到了海上就死定了。

    韦宝不单单是为了这一次战斗作准备,而想试一试热气球用于实战的可能性,如果可以,以后的海战中也可以使用热气球。

    毕竟这时代的火炮要想一下子搞到多先进太难了。

    要是头顶有个热气球准确的投掷炸弹,而对方又毫无办法,就比较省事了。

    大明的海战不多,屯门海战或称珠江口海战是一件。

    明正德16年,1521年由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在屯门地区抗击佛朗机,古代指葡萄牙人,发动的战争,是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

    西草湾之战,或称茜草湾之役,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明朝水师与佛朗机海军发生了一场海战,也以明水师胜利告终。

    葡萄牙人逐渐放弃用武力迫使明朝开关贸易。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年,在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史称露梁海战。

    最终全歼日本舰队,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三百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万历三十年,1602年,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争夺东方殖民地。

    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发动了澎湖之战。

    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水师无法出动。

    天启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

    天启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

    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

    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明军发动总攻,一直打到风柜仔的红毛城下,然后双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

    8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兰人势穷力孤,不得不撤离占领了两年的澎湖。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

    1633年7月,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沿海发起了进攻。荷兰人提出中国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人单独贸易,否则将继续开战,此无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绝,参战的荷兰舰队9艘以及荷兰招揽的50多艘海盗舰队全军覆没。

    料罗湾海战是荷兰人在远东空前的惨败,郑芝龙的水师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郑芝龙的令旗,否则将被抢劫。从此荷兰人每年向明朝船队缴纳12万法郎的进贡,才可以保证在远东水域的安全。这对当时欧洲的海上霸主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

    妙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