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都市言情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章节目录 > 457 《自然》还是《科学》,这是一个问题(求订阅)

457 《自然》还是《科学》,这是一个问题(求订阅)(2/2)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作者:肥美的韭菜 2021-04-23 07:40
60现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存在多种大批量制备的方法,价格被打了下来。

    而非富勒烯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往往需要经过五步以上的合成反应,同时还涉及在液氮低温条件下引入醛基之类的,反应条件比较极端的反应。

    当然,日后如果真的能够确定一种性能非常好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也是可以通过大批量制备,将价格打下去的。

    现在价格卖的贵,也有专供科研的溢价在里面。

    接着,许秋打开另外一个“其他信息”文件。

    是关于pbcm性质的,一共列出七点基本信息,这个不用更改就可以直接使用:

    1品名:富勒烯衍生物(苯基丁酸甲酯)

    2来源:由c-60和c-70经化学合成

    3有无活性:无活性

    4细度:无

    5包装:黑色塑料瓶

    6型号:pc[60]bm,pc[70]bm

    7品牌:漂亮国nano-c公司

    最后,许秋打开吴菲菲上次填写的货物清关信息确认文件。

    之前他还比较发愁怎么查询包括海关十位编号、商检十位编号、hs编号在内的各种信息。

    现在好了,直接参照吴菲菲的历史版本即可。

    许秋把大概的流程弄清楚后,花费半个小时备齐材料,然后将各种文件到魏兴思办公室打印出来。

    他把各种材料统一交给小弟莫文琳。

    莫文琳又转手把文件传给了徐心洁。

    徐心洁苦哈哈的捧着材料出了门。

    说起来,有机光伏这边的殷后浪,因为常年在江弯跟着邬胜男干活的缘故,省下了不少跑腿的时间,基本上这边有什么跑腿的任务都被分给了徐心洁。

    最终,在晚上五点半下班前,徐心洁将学校资产管理处审核过后的各种材料交予许秋。

    许秋把材料打包装好,叫了个快递邮寄给魔都金施报关有限公司。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清关公司处理,只需要等待对方把pcbm材料发过来即可。

    周日,基于idic-m体系的叠层器件效率,在模拟实验室中的器件效率已经达到了157%。

    同时,在现实中,许秋也重复出了154%的结果,已经正式超过了原先idic-4f的体系,效率上限大约提升了03%左右。

    到了这个阶段,想要再往上提升确实非常难。

    许秋估摸着idic-m这个体系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看不到突破16%的希望。

    毕竟这是模拟实验室中上千片器件得出的结论,样本数量已经足够大了。

    于是,许秋决定暂时把现实中叠层器件的优化工作和重复性实验工作,转交给莫文琳进行。

    想要进一步提升叠层器件效率,许秋构想中的一条可行路径,是保持现有的idic-m底电池不变,使用其他课题组开发的近红外受体材料,去取代顶电池中的ieico-4f。

    现在模拟实验室中,模拟实验人员已经把包括coi8dfic在内的,几种许秋选定的近红外非富勒烯材料给合成了出来,并开始正式的进行叠层器件性能摸索。

    而现实中邬胜男那边的进度比较慢,几种材料合成的进程大约七成。

    很正常,现实嘛,不能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周一,组会。

    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基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半透明器件,吴菲菲的jmca文章已经写好投出,孙沃二作,于娅和邓虎两个本科生混了个三四作。

    另外,因为上周许秋做器件没有做太猛,给他们留了一些空间的缘故,所以孙沃一共制备了三批基于二维钙钛矿的叠层器件。

    继上上周孙沃把叠层器件效率从8%突破到96%以后,上周他们再次把效率突破到了101%,现在效率的增速已经明显开始放缓。

    吴菲菲看到二维钙钛矿叠层器件不太能出大文章的样子,于是打算到新的领域里面寻找机会。

    这回,她瞄准了之前孙沃做过一段时间的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进行了文献汇报。

    主要还是因为最近锡基二维钙钛矿发了一篇《科学》。

    国内的一个团队把锡基二维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12%,而之前锡基二维钙钛体系的效率,经常性的只有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零点几,算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锡基钙钛矿材料的主要优点就是没有铅,毒性很小。

    同时二维的结构又赋予了它较高的稳定性,因此是一个比较完美的钙钛矿光电材料。

    之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效率比较低,现在国内的团队取得了突破,吴菲菲也想着进去掺一脚,看看能不能搞点成果出来。

    当然,吴菲菲没有贸然的开始实验,进行尝试,她的第一步打算还是干老本行——撰写这个领域的综述。

    实验方面的事情,依然是交给孙沃他们进行前期的摸索工作。

    段云组会处于划水状态。

    现在组里热电相关的工作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虽然吴菲菲经过交接,继承了一些热电相关的知识,但她平常主要是在做她更加熟悉的钙钛矿领域。

    上周段云回去和台城那边的职业技术学院谈了谈,了解到的情况是,实验室启动经费50w,要绑定八年不能走人,60w的安家费,分五年发放每年十二万,事业编制,提供租房补贴,也可以提供教职工宿舍,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给配偶解决工作……

    薪水方面段云没有透露,许秋推测大概率不是很高,毕竟从对方给出的其他福利上来看,有点好的过头了……

    物极必反,初期给出这么好的条件,就说明长期的收入多半不太行,需要放出“饵料”来吸引人签订“卖身契”。

    不然的话,像这种门槛不算太高的岗位,大概率会涌入一大堆人,进而让整体薪资水平回归正常。

    而且,段云走的时候是开开心心的,回来的时候是面无表情的。

    估计内心也在纠结吧。

    选择回去,面临的就是一个比较安逸的,可以躺平的工作,上限不会太高,可能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晋升无望,日子差不多是每天喝喝茶刷刷页游,偶尔教导教导学生,做做实验。

    如果拼一把,留在一线城市,比如去华威或者魔都的那家创业公司,上限会高一些,但可能非常辛苦,也可能因为中年精力不足被优化而失业。

    田晴上周写文章的速度突然加快,“三个homo能级差线性变化的,非富勒烯体系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工作的文章,当前进度已经达到九成,目标期刊acsami。

    她这种就属于间歇性的努力,有时候想做科研了,就多投入一些精力,不想做科研了,就少投入一些精力。

    陈婉清没有汇报,组会划水1。

    许秋也没有汇报,组会划水2。

    因为上周许秋做叠层器件的那几天,魏兴思格外的勤快,每天都往实验室跑好几回,一见面就问许秋的结果怎么样。

    每次许秋刚到手的结果,魏兴思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所以他也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去讲一遍。

    韩嘉莹继续撰写h5给体材料的文章,目标期刊jmca,当前进度八成半。

    另外ptq1的工作,只差光源数据,下周就能拿到手补齐数据了。

    刚好学妹手上的jmca文章投掉后,可以无缝衔接,撰写新的文章。

    这次的ptq1工作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合成步骤比较少的给体材料,同时还保持了优秀的器件光电性能。

    韩嘉莹之前表示:“这个工作让师兄来写文章的话,可以两人共一,谁在上面,谁在下面都可以。”

    许秋想了想,还是决定让学妹自己写,他最近还是有些忙的。

    这篇工作倒是可以投一篇大文章,可以试一试am或者nc之类的。

    毕竟这个实验想法也是在若干个实验想法中,经由模拟实验室筛选出来的优质成果,不能浪费了。

    某种程度上,也是许秋脑海中一大堆科研成果,经由内卷而得到的一个“卷王”级别的科研成果。

    许秋突然发现,好像很多东西都可以内卷的模型来解释。

    内卷似乎是一种比较泛用化的模型——万物皆可内卷。

    邬胜男帮魏兴思写的杰青基金申请书已经完成,许秋上周帮忙看了看,写出来的本子还是不错的,主要也是因为中途两人也有过多次的讨论,所以博后学姐的方向没有跑偏。

    实验方面,她在江弯那边合成的coi8dfic等材料,目前进度七成。

    自己的foic材料,已经合成完毕,开始计划制备半透明器件。

    莫文琳上周同样没怎么做实验,继续专心整理基于j2:pce10:ieico-4f的体系的工作,目标期刊afm,目前进度六成半。

    几位本科生由于考试周的缘故,没有参加组会,同时也减少了到实验室的频次。

    因为今天组会因为划水的人比较多,所以比较简短,只持续了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了。

    组会结束后,魏兴思说道:“许秋,来我办公室一趟。”

    进入218办公室,魏兴思开门见山说道:“叠层器件,现在已经有153%的效率,这个结果非常的不错……我觉得我们先把文章写起来,你觉得呢?”

    “唔……”许秋开始思考,他现在模拟实验室中的最高结果是157%,本来是想等一等16%再写文章的,不过既然魏老师主动提了,再考虑到写文章和做实验不冲突,反正有了效率突破随时都可以跟进,于是他点头同意:“可以。”

    “问题来了,这篇你打算投什么期刊?”魏兴思语气轻松,还开了个玩笑:“《自然》还是《科学》,这是一个问题,总不能去投《细胞》吧。”

    许秋思索片刻,说道:“还是《科学》吧,如果被拒了就转投《自然》,再被拒的话,大概率能够转到《自然》大子刊上,也不算很亏。”

    “……行,”魏兴思没有异议:“就先按照《科学》的模板进行撰写,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