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历史军事 > 南宋日记章节目录 > 第二百一十一章 鹅湖之会

第二百一十一章 鹅湖之会

南宋日记作者:伯山子鸳 2018-10-02 09:56
    淳熙二年的仲夏夜,涣哥儿相会了丫头。的主客之词,用在老朽身上却不合适的,殊不知子直才是这信州的当家,老朽能在这鹅湖书院一会天下英才,还是拜了子直的恩德呢。”

    史浩所称的“伯恭”,便是那吕祖谦的字。他这里否认了主人家的地位,将难题引给了赵汝愚。

    赵汝愚今日本是不想来的,但听说刘涣那小子早来了信州。却不去探望他,他心中难免有气,也正好借此机会去看看故人。没曾想,这般阵势实在过于紧张,两个学者要吵架,史浩老狐狸想让他来主持,可不好办哟。他干笑一声。温和道:“诶,史相公这话就说得大了,恩德一词。汝愚可是当不起哟。但伯恭既心生美意,群集诸多英才于此,汝愚好不敬仰的,今有仲晦子静二人于此。传闻二位高才对于治学一脉各有所论。汝愚也是犯了俗套,来看看热闹的。呵,依我看呀,不如不如不如就让伯恭来当主人家,也好给这满堂学子一个交代。”

    吕祖谦闻言,心中很是愿意的,他当仁不让,正色道:“既然大人应允。那不才便不推迟了。哎,本是大好的事情。有幸得见高贤相会,修来的福分哟。子静仲晦,二位贤才虽是初初相识,但神交已久,依我愚见,不如便借此机会,当着鹅湖书院满堂学子,说说自家的研究吧。”

    陆九渊闻言,起身一一行礼,又朝朱熹道:“仲晦,你远来是客,我两学识观点一论,已然来往数回,九渊对仲晦的才学是无比佩服的,今日我这小小知县也算做了东家,便请仲晦不吝赐教,全了满堂学子的心意罢”

    朱熹闻言,长身而起,显得恭敬淡然,潇洒如意,偏非神色之间有些怯场。只见他今日穿了一袭长衫,四十四岁的身姿正是挺拔而有魅力的黄金时节,一方国字脸,两弯大浓眉,额头间时不时显出皱纹来,想必是他朱熹长时思索,见微而去知著,涉庞杂而去纳精细,治学不苟,方才养成的职业状罢

    其行走之间,一派大家风范,满身气度气质,比陆九渊要儒雅得多,真是个活脱脱的“文化人”,放在后世,便是无可厚非的知识分子了。

    朱熹微微一笑,道:“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熹在子静面前史相公和赵大人面前,可不敢当才学二字。曾在守孝期间,听闻信州鹅湖山下,古刹旁边,出了一个大才,姓刘名涣,可惜那时熹不能相交,是熹之损失。后来又与子寿相交,谈及天地人三极的妙事,再论治学致世的法门,好不快哉。可却不曾想,子寿之弟子静也是一个大才,所论心学一途,熹问之如雷贯耳,振奋心神,而后仰慕不减,便与子静书信往来,所谓酣畅淋漓,平生快意。而今得伯恭相邀,来鹅湖山一游,熹更是欢喜无比了,毅然决然应允了伯恭。初到信州时,便与伯恭一同拜见了子直大人,畅游鄱阳湖畔,激情山水之间,行走之际,果然见得信州当地,人才辈出,高贤毕至,文有治国之能臣,武有安邦之将才今日再来鹅湖书院,得史相公如此款待,得满堂学子如此重视,熹倍感惊慌,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若是子静有所高见,不如谈及而论,也给天下学子和高堂贤才们一个惊喜罢”

    陆九渊听他长论,好不啰嗦,心中嘀咕,暗道,“我就说你的治学方法太复杂冗繁,你偏非不相信,这还不是么,一句开场白讲了一大通,累也累死个人”当然,这是陆九渊的心底话,他与朱熹文人相轻,但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