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书仙窝 > 武侠修真 > 孤独的莽牯朱蛤章节目录 > 第二十八章 忧国忧民

第二十八章 忧国忧民(2/2)

孤独的莽牯朱蛤作者:某不是人 2018-10-13 15:57
,势不可挡。

    大部落体量增加,领袖管理不过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当时中原湿潮多雾汽的环境中诞生了雾鬼崇拜,很多人自称可与鬼神交流,获得神启,祭祀混乱。

    领袖政治敏锐,进行了一番打击调整,取缔了其他人与鬼神的交流权,收归中央大祭司手中,又统合了祭祀。

    并且规定最高的崇拜对象名为帝。

    领袖能完成此一大政治整顿,团体力量越发强大。

    集团不断扩张,疆域扩大,中央政治力量与地方力量也开始不断摩擦,中央决定由中原不断攻伐东夷,在战争中不断统合力量,使得集团越加团结。物资再分配的程度也更加高,那么领袖的力量就越大。

    东夷也顽强抵抗,战争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

    远征期间,被西面高原上的一个附属强大部落反戈一击,集合地方反动势力推翻了原领袖的地位。

    新的部落已经发展出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有了战车。

    中原部落虽然体量大,但还是茹毛饮血,更加野蛮凶残。

    新的凶残部落凭借物质优势在其后扫平了原部落残余武装。

    新部落生活在高地,天高气清,他们崇拜天。

    新部落的高级政治领袖,于是把新的崇拜对象合并称为天帝。

    分封保留原部落的带路党和遗民。

    一个更强大的部落需要更强效的政治秩序,于是新领袖收回了大祭司的权利,新的最高政治权拥有者合并了祭祀权,成了大祭司,政祭一体,被称为天子,天帝的亲子。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这个新的集团遵循一个概念,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侯。

    土地神,社;粮食神,稷,社稷的主导者便是天子。

    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得到领袖的允许,完成资源的再分配。

    这种新秩序不可撼动,根深蒂固。

    正是由于政治家周公如此天才的设计,天下本来在精神上是一统,有人间共尊,只不过管理手段还不到位而已,因此待得人口生产力发展起来,秦国能如秋风扫落叶般一统天下。

    波斯大流士也进行了的一系列国家统一措施,但秩序还是不免崩溃。

    而周公一脉传承的秩序理念一直长存。

    秦国统一的的外部条件是中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以及黄河水系的整体治理难题。

    只有统合所有力量才能办大工程。

    中原的社会秩序就是政治全责化,领袖对一切负责,那么领袖也在名义上拥有一切,调控一切。

    皇帝要对瘟疫、旱涝、扫把星、地震、日食负责,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是一种高级集体主义。

    当人类不断开垦,由春秋时期的城市国家,到中原帝国,人口不断增加,管理水平也更不上了,武力无法有效威慑,那么文治就拔高了。

    文治就能建立精神秩序,使人民产生无尽的精神敬畏,敬畏的核心就是天子。

    以领袖为主的上层无法正常管理全境,无法进行健康的再分配秩序,那么就只能无限地加大这份敬畏,禁锢思想以及残酷刑法就越发离谱。

    在赖合看来,要想改变,至少拥有对抗领袖的力量或制衡领袖的势力。

    赖合如此思虑一番天下大势,真忧国忧民。

    大宋即是管理不到位,疯狂搜刮底层,最重要的是朝廷无法解决发展问题。

    当然根据赖合在大雪山领悟的自然道理,不管大宋怎么搜刮;社会上怎么土地兼并,都无法动摇朝廷的统治根基,但是当变法后,实行保甲制,就是民间自发组建军队保卫和平,经过初期的适应后,民间社会自己有了武装,自己有了力量加上偷税存下的后勤。

    那么还要朝廷干嘛?

    皇帝好像就只有牌位供奉和祭祀求雨的功能了。

    人力物力没法集中起来,一遇到挑战,当然合该灭亡。

    此后乡约、保甲的乡土空间形成,天下变成了无数农村的集合体,皇权无法下乡,那么集合的力量就弱了很多。社会慢慢发展,持续地遇到新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就没有资格当此大任。

    夫天下,能者居之。

    赖合畅想一番未来,真忧国忧民。

    他在大雪山想了很多东西,他想这些的出发点就是让自己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这样简单点理解的。

    毕竟所谓的聪明人最喜欢骗人。赖合就被骗得很惨,差点丢了命。

    </br>

    </br>